字词 | 耶律屋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耶律屋质915—973辽将领。字敌辇,系出孟父房。会同间,为惕隐。太宗死后,世宗与皇子李胡争立,为之奔走调停,始罢兵,促成和议。天禄二年(948年),耶律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谋反。经审讯,按情节轻重处理,诛天德,杖翰,迁刘哥,罚盆都。五年,为右皮室军详稳。世宗自将南伐,中途为泰宁王察割所杀。领兵杀察割,拥穆宗即位。命知国事。应历五年(955年),为北院大王,总山西事。保宁元年(969年),宋军进攻北汉。率兵往援,解太原之围,以功加于越。后病死。 耶律屋质916—973字敌辇。契丹族。系出皇族孟父房。姿容简静,器识弘旷,重信守,遇有急遽之事,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又博学多闻,知晓天文,善于筹策。大同元年(947) 四月,辽太宗死后,在辽皇室内部新旧两种势力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中,居中调解斡旋,支持世宗确立了皇位。应历五年(955),为北院大王,总山西事。保宁五年(973) 五月卒,时年57岁。 耶律屋质917—973辽代大臣。契丹族。字敌辇。博学,知天文。历仕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 为重臣。太宗会同年间任惕隐。大同元年(947)太宗死,诸臣立兀欲(世宗), 太后遣皇子李胡引兵拒之,屋质奔走劝和,消除内乱危机。天禄二年(948)受命审理耶律刘哥、耶律盆都谋逆事,诛之。五年任右皮室详稳。同年,世宗被泰宁王察割杀害,遂拥立寿安王(穆宗),讨平叛党。穆宗即位后,任北院大王, 总山西事。景宗保宁元年(969)引兵救北汉拒宋, 后以功加于越。与耶律曷鲁、耶律仁先并称为辽代著名三于越。 耶律屋质927~973辽代将领。字敌辇。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遣皇子李胡争立,屋质力谏,复言和。后又以平察割叛乱之功,擢北院大王,总山西事。保宁初,以御宋师之功,加于越。五年(973年)卒。 耶律屋质917—973辽初重臣。又作屋只,字敌辇。契丹族。皇族孟父房之后。史载其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处事从容。博学,知天文。辽太宗会同年间(938—974),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大同元年(947)四月,太宗卒军中,随军将臣拥耶律倍子阮继位柩前,淳钦太后以阮父倍走投外国,逆人之子不当立为由发兵,两军在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布阵。面对严重局势,他极力从中调停,力主言和。和成,保住世宗帝位,深为世宗所重。天禄二年(948),受命审理耶律天德、萧翰等人谋反案,诛天德、杖翰,迁刘哥,以盆都使辖戛斯。三年,察觉泰宁王耶律察割等有反意,密告世宗防备,不听。五年,世宗南下,在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祭父,酒醉,果被察割所杀。他易装逃脱,召诸王,谕禁卫长皮室等同讨察割,迎拥寿安王耶律璟(太宗子)即位,是为穆宗。计杀察割后,受命知国事。应历五年(955),任北院大王,总山西事。景宗保宁元年(969)二月,奉命南下抗宋,解太原之围,于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计败宋兵,十一月,以功加于越。是为后人所称著名的“三于越”之一。五年(973)五月,卒。景宗痛悼,辍朝三日。道宗时又在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立祠树碑,以彰其功。 耶律屋质916—973辽大臣。契丹族。字敌辇。会同间为惕隐。太宗死后,兀欲(世宗)与李胡争帝位双方陈兵潢河,隔岸相拒, 他奔走调停,避免了骨肉相残。后总宿卫事。察割之乱,他拥立穆宗,讨平叛乱,以功为北院大王。保宁初,率兵援北汉,以功加于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