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耵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耵耳3116耳屎。晋语。山西岚县〖〗。

耵耳

病名。耵,耳垢也。《仁斋直指方》:“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或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即今之耵聍栓塞。宜取出之,或滴耳油润后取出。耵聍(ning宁) 又名耵耳,俗称耳垢。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灵枢·厥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

耵耳

即耵聍。

耵耳dīnɡ’ěr

即耵聍。详该条。

耵耳

耵耳

耵聍过多,堵塞耳道而引起的病症,称为“耵耳”,或称耵聍栓塞,耵聍系耳道皮内泌渗的津液,可粘附进入耳道的粉尘异物,并借张口、咀嚼等动作,而排出耳道外,故对耳道有保护作用。若耵聍分泌过多,或耵聍在耳道堆积过久,则结纽成硬核状,而阻塞耳道,出现耳道堵塞感及耳鸣、耳聋、耳痛等症状,则谓之耵耳。《诸病源候论·卷29》说:“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耳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以风热乘之,则结𩊅成丸核,塞耳,也令耳暴聋。”这里所说的“轻者不能为患”,指耵聍尚未成栓塞或虽有耵聍栓塞而无任何症状者,常在体检时发现,或因耵聍遇水膨胀,出现堵塞症状来就医。也有患者挖耳,引起疼痛而就诊。
耵耳常见的症状为耳道堵塞感、耳鸣、耳聋、耳痛等,甚者可并发耳疮、脓耳等。检查可见耳道内有深褐色或黑色硬块,或呈软蜡样或果酱样的耵聍堵塞耳道。本病的治疗,主要是用耳镊或耳钩将其取出。若耵聍大而坚硬,难以钳取者,则不宜强取,以免引起耳道或耳膜损伤、疼痛。《外台秘要·卷22》载有“耳干耵聍不可出,捣烂自死蚯蚓,取汁灌耳,不过数灌,即挑出之。”或可用核桃油、石蜡油及其他植物油等滴耳,每日3~4次,或更多次,使耵聍软化,然后取出或冲洗出。若合并感染或取出后合并感染者,按耳疮论治。在《针灸甲乙经·卷3》中有云:“耳中有干糙抵,不可灸。”认为耵耳忌灸,因恐火热伤津,致令耵聍干结,更难取出。

☚ 异物入耳   旋耳疮 ☛

耵耳dīng ěr

ceruminal impaction; impaction of cerum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