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壳流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壳流痰

耳壳流痰

发生于耳壳部位的流痰,称为“耳壳流痰”。古代医学文献,无耳壳流痰的病名及描述。按流痰、流注、痰核、痰包等病,其病因多与痰湿阻滞有关,其病症多有发无定处,皮色不变,不红不痛,肿而不硬等特点,故将发于耳壳,具有以上特点者,称为耳壳流痰。相当于耳廓假性囊肿。本症常因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加之风邪外犯,挟痰湿上窜耳壳,痰浊凝滞而为肿。风邪为病善走头面,善行数变,故耳壳发病突然,其胜则痒;痰浊属阴邪,性凝滞,故结而为肿,肤色不变,不红不痛,络脉受阻则麻木。痰郁化热,或邪毒内侵时,则肿胀疼痛明显。
其症多为偶然发现,耳壳局部肿起,肤色不变,肿块大小不一,有麻胀感,微痒,按之柔软,无压痛,无热感,舌苔微腻,脉缓或带滑。治宜疏风通络,祛痰散结,方以二陈汤加广地龙、丝瓜络、当归尾、丹参、郁金、柴胡等。若见纳食欠佳,苔腻者加砂仁、白术、神曲、山楂等,以健脾行气消食;耳痒甚者加苦参、僵蚕以祛风止痒。若继邪毒加侵或痰郁化热者,则以清热解毒,渗湿消肿为治,用五味消毒饮加薏苡仁、茯苓、萹蓄、车前草、穿山甲、皂角刺、郁金等。局部红肿明显、并见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脉弦者,加龙胆草、芙蓉叶、柴胡、黄芩,以清肝胆之火;若便秘溲赤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局部可用冲和散米醋调匀,敷于患处,以湿为度,每日更换,有疏风消肿、软坚祛痰之效。也可用玄明粉溶液湿敷。或用注射针将肿胀内液体抽出,加以压迫包扎,或用磁铁异极相对贴敷,或用艾条悬灸至局部皮肤红润有灼热感。若邪毒入侵,火热壅盛,致令血肉腐败成脓者,忌用上法,可于脓肿低处切开排脓,放置引流。

☚ 旋耳疮   耳疔 ☛
000198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