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壳分属及穴位
耳壳突出于头面部两侧,是表面凹凸不平的薄壳状,各部名称如图所示。

图1 耳壳各部名称
1.对耳轮上脚 2.三角窝 3.对耳轮下脚 4.耳甲艇 5.耳轮脚
6.屏上切迹 7.外耳道口 8.耳
屏 9.屏间切迹 10.耳轮结节
11.耳舟 12.耳轮 13.对耳轮
14.耳甲腔 15.屏轮切迹 16.对
耳屏 17.对耳屏 18.耳垂

图2 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在很久以前,中医已懂得刺割耳壳不同部位以治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一套与十二经脉的穴位不同的独特的耳壳穴位,简称耳穴,耳穴的名称和身体各部名称相同,其在耳壳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前、后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这些穴位连接起来,正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当人体的脏腑或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壳上的穴位反映出来,如有压痛、局部变色、起结节、脱屑、或有导电性能的改变等。利用这些变化,可以帮助诊断疾病,针刺这些穴位,可以防治有关疾病。用于防治耳科疾病的常用耳穴有: 肾、内耳、内分泌、枕、肝、胆、脾、胃等。

图3 耳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