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墜子”。耳飾之一種,指耳環上之墜飾物。質料多用金銀玉石,一般可活動。古耳墜實物,以北魏遺存較早,河北定縣華塔廢址北魏石函中,曾發現金耳墜一對,耳環上掛下五個用細金絲編成的圓柱,下部爲六根鏈索垂有六個尖錘兒。内蒙古烏蘭察布盟右前旗土城子元墓中,出土有一副鑲嵌緑松石的金耳墜。1960年,江蘇無錫元墓中,出土琥珀耳墜一副,兩顆橘黄色透明的琥珀,形如葡萄,托鑲着銀葉紋飾。北京定陵出土的明神宗孝靖皇后之耳墜,主體爲一只直立小兔,正持杵搗藥,下用彩雲襯托。玉兔象徵月亮,代表女性,其立於祥雲,喻其吉祥。此墜懸掛於金環,可謂近心别具,爲明代耳飾之珍品。《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李桂姐出來,家常挽着一窩杭州攢,金景絲釵,翠梅花鈿兒,珠子箍兒,金籠墜子。”


北魏金耳墜

明代玉兔耳墜

明代金耳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