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耖读音ch·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初教切,去,效韵。 上一条: 煼 下一条: 趠 耖操cǎo二次以上犁谓耖。头 耖浅耕。 耖ts‘ɔu44把板结的地用耧撞破: 种菜的地板了,明天派人用耧~一下。 ![]() ![]() ![]() ![]() ![]() 耖chào❶家具,像耙(bà)而齿更密更长,用来把耙过的土块打碎。 耖耕耙后把土块弄碎的农具,上有横梁,下有一列钉齿。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耒耜 > 耖 耖 chào 碎土平田具。似耙,但齒比耙齒更密且長,碎土更細。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耒耜門》:“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許,廣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齒。其齒比耙齒倍長且密。人以兩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有作連耖,二人二牛,特用於大田,見功又速,耕耙而後用此,泥壤始熟矣。前人《耕織圖》詩云:‘脱袴下田中,盎漿著塍尾。巡行遍畦畛,抉耖均泥滓。遲遲春日斜,稍稍樵歌起。薄暮佩牛歸,共浴前溪水。’”清聖祖《題耕圖·耖》:“東阡西陌水潺湲,扶耖泥塗未得閒。” 耖 (《農書》) 耖*chaoF1E9 农具 农具? 田具 佃具 生具 耕器 田器 农用 耒耜 耒耨 锄钩 钱镈 齐天鐥 另见:农民 耕种 除草 收割 使用 ☚ 农具 锄头 ☛ 治田 治田除田 另见:整治 田地 田园 ☚ 治田 耕地 ☛ 耖harrow-like tool for leveling paddy soil水田整地农具,用于耙后耖平地面、耖细泥土、拌匀肥料等。 最早提到耖的是南宋楼的《耕织图》耖图及诗:“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说明宋代已普遍使用。王祯《农书·耒耜门》有较详细记载:“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其齿比耙齿倍长且密。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有作‘连耖’二人二牛,特用于大田,见功又速。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从王祯的描述和所附插图看,与广东连县晋墓陶水田犁耙模型的耙颇类似,可能就是在晋代岭南地区的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只是将耙齿加长加密而成为耖,由此看来,耖起源于晋,大约在唐代即已形成,至宋已成熟。到了明清,更为普及。一些农书及耕织图中都绘有耖田的场面,甚至连《台湾风俗图》中也有耖田的形象,反映高山族地区也在用耖。 耖paddy field smoother水田整地农具。耕耙后用于碎泥平土。中国晋代已有耖的使用。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说:“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其齿比耙齿倍长且密。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 耖 065 耖耖是水田耕具。稻田在耕耙之后,用耖才能使田泥更加松软细平。“耖”在晋代已经出现,仅在华南部分地区使用,乃至唐宋以后,才普遍应用于南方水田的整地,形成“耕耙耖”三位一体的水田耕作体系。王祯《农书》中说:“耖,疏通田泥器也”,“耕而后用此,泥壤始熟”。可见,耖这种水田耕具在熟化水田土壤方面有重要作用。 ☚ 劳 耧 ☛ 耖chàoⅠ (跟耙相似的农具,能把耙过后的土块弄碎) a harrow-like implement for pulverizing soil Ⅱ (用耖整地) level land with such an implement 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