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耆Qí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1.qí ❶同“老”。《説文》:“耆,老也。”見“耆老”。
❷同“鬐”,馬頸上的長毛。《漢書》揚雄《長楊賦》:“兖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文選》作“𦒿”。
❸與“脊”通。枚乘《七發》:“薄耆之炙,鮮鯉之鱠。”
2.shì 愛好,慾望。通“嗜”。揚雄《羽獵賦》:“東西南北,騁耆奔欲。”

(一) qí ❶老。《鲁颂·閟宫》五章:“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孔《疏》:“使汝得则昌而且大,使汝年寿则耆而又艾。”《说文》: “耆,老也。”段玉裁注:“ 《曲礼》: 六十曰耆。”
❷憎怒。《大雅·皇矣》一章:“上帝耆之,憎其式廓。”毛《传》:“耆,恶也。廓,大也。憎其用大位、行大政。”孔《疏》: “在上之天于是疾恶比桀纣之不得民心也,又憎其用大位行大政。” 一说: 致; 赐予。朱熹《集传》:“耆,憎。或曰,耆,致也。憎作增。式廓,犹言规模也。苟上帝之所欲致者,则增大其疆境之规模。”(二)zhǐ 致使,达到。《周颂·武》一章:“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耆,致也。”朱熹《集传》: “耆,致也。而武王嗣而受之,胜殷止杀,以致定其功也。” 马瑞辰《通释》:“按《说文》,厎,柔石也。其引申之义为致。耆者,厎之假借。故《传》训为致。”

☚ 莺   耄 ☛

读音s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时利切,去,至韵。通“嗜”。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轸视切,上,旨韵。
❶致;致使;达到。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q·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渠脂切,平,脂韵。
❶年老。《礼·曲礼》:“六十曰耆。”

上一条: 下一条:

耆欺qǐ

❶ 老。例:这(suǐ ruǐ)嗜的娃,碎碎地说话老~得很!
❷强横。例:对人对物拧下~手,抢劫。
❍ 人犟~得倯腾,扭~不过他!
❸厌恶;憎恨。例:这货黠(hǎ)~很,贪的鬼啬!
❍ 这货坏~尽咧!
《说文》:“耆,老也。”《广雅》:“耆,强也。”杜预注:“耆,彊也。”《汉语大字典》:“耆,厌恶,憎恨。”

ㄑㄧˊ4637见「耆艾」、「耆民」

耆qí

〈文〉六十岁以上的(人)
 △ ~老∣~年。

年老(指60岁以上)的人:~年︱~老︱~绅︱~宿︱绅~。

耆qí

❶ 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
❷ 姓。

老也。《禮記·射義》: “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 幼壯孝弟,耆耋好禮。” 鄭玄注: “耆、耋,皆老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耆,音祁,巨支反,六十曰耆。”《詩經·大雅·皇矣》: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毛傳: “耆,老也。” 鄭玄箋:“耆,老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耆,巨夷反。” 《詩經·周頌·武》: “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毛傳:“耆,致也。” 鄭玄箋: “耆,老也。”

耆qí

〖名词〗
古代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亦泛指老年人(1)。《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老耆以寿终。——老年人得以寿终。

耆qí

❶ 六十岁的人。泛指年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诗经·鲁颂·官》:“俾尔昌而大,俾尔~而艾。”(艾ài:长寿。)
❷ 强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僭不食,不懦不~。”

*

EAC8
(一)qi❶<文>年老。指六十岁的高龄:六十曰~(《礼记》)。也泛指老人:乃属其~老而告之(《孟子》)。
❷<文>强横:不懦不~(《左传》)。
❸<文>憎恶:上帝~之(《诗经》)。
❹姓。
(二)zhi<文>致使;达到:~定尔功(《诗经》)。
(三)shi与“嗜”同。特别爱好:鸱鸦~鼠(《庄子》)。

六十岁以上年龄

六十岁以上年龄

六十岁:耆 花甲 耳顺(耳顺之年;耳顺之数) 制寿 岁制 杖乡(杖乡之年) 下寿 还历之年 平头甲子
男子六十岁:杖乡之年
已到六十岁:已登花甲 年登花甲
年过六十:年逾耳顺 年逾花甲
六十一岁:元命 开七
六十四岁:破瓜
七十岁:中寿 古稀(古稀之年;古稀高龄) 稀年 稀龄 古希 杖国 贰膳(贰膳之年;贰膳之辰) 致仕之年
七十岁官员退休的年龄:悬车之年 悬车之岁
男子七十岁:杖国之年
将近七十岁:年近古稀
年过七十:年逾从心 年逾古稀
七十一岁:开八
七八十岁:七老八十
七八十岁年纪:
七十三岁:
七十七岁:喜寿
八十岁:八秩 杖朝
男子八十岁:仗朝之年
八十八岁:米寿(米寿之年)
八九十岁: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的年纪:
八九十岁至一百岁:笃老之年
九十岁:九龄 冻梨之年 鲐背之年
九十余岁:伏生之年
九十九岁:白寿之年
一百岁:期颐(期颐之寿)
一百零八岁:茶寿之年

☚ 三十岁以上年龄   年龄大 ☛

各种老人

各种老人

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长者
师长,长者:
老成长者:宿艾
对长者的尊称:父师
对同族长者的敬称:宗老
头发花白的老人:华颠老子
白发老人:白叟 皤翁 戴白之老
多须的老人:髯叟
慈祥的老人:白发慈颜
幸福的老人:幸老
才德杰出的耆老:隽老
村野老人:野老
健壮不衰老的老人:红颜白发
衰老的人:疲朽
瘦骨嶙峋、衰老疲弱的老人:瘦骨穷骸
衰朽的老翁:樗翁
孤独而年老的人:孤老
饱阅世变的老人:遗老
遁世隐居的老人:佚老
顽固的老人:顽尊

☚ 老人   各种年纪的老人 ☛

对人到六十岁的代称。

☚ 遐龄   七秩 ☛

〖耆〗 粵 kei4〔旗〕普 qí

年老。許慎《說文解字》:「〜,老也。」《禮記.曲禮上》:「六十曰〜。」

60岁的人称耆。《礼记·曲礼上》: “人生10年曰幼,学; 20曰弱,冠; 30曰壮,有室; 40曰强,而仕; 50曰艾,服官政; 60曰耆,指使; 70曰老,而传; 80、90曰耄,7年曰悼。”陈浩注: “耆者,稽久之称,不自用力,惟以指意使令人,故曰指使。”

☚ 齐   乞身 ☛

我国传统对60岁的代称。见于《礼·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东汉时期的训诂书《释名·释长幼》中解释为:“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意思是60岁称“耆”,不服劳役,指挥事情使派他人。常引申为年老,如《说文解字》中有:“耆,老也。”故含“耆”的词语多与“老”有关。“耆年”、“耆老”、“耆民”、“耆叟”、“耆齿”、“耆艾”、“耆耄”、“耆耋”、“耆耇”等都可用来尊称老人。“耆英”、“耆俊”、“耆秀”指年高而才能优异者。对年长而德高望重者可称“耆寿”、“耆硕”、“耆哲”、“耆贤”、“耆德”、“耆彦”、“耆宿”、“耆献”、“耆儒”等。高年之僧又名“耆腊”。此外,尚有“耆臣”、“耆将”、“耆率”等敬称。

☚ 杖家   花甲 ☛

耆qí

Ⅰ  ❶ (年老的) very old; elderly
❷ (强横) tyrannical Ⅱ ❶ (六十岁以上的人) person of over sixty years of age
❷ [书] (寿考) long life; longevity
❸ [书] (师长, 长者) teacher; senior; elder
❹ [书] (兽的背脊) the back of the animal body
❺ (姓氏) a surname: ~ 扬 Qi Yang Ⅲ  [书] (厌恶) detest; abhor
另见 see also shì; zhǐ。
◆耆老 [书] old people; 耆绅 [书] a gentleman advanced in years; 耆宿 [书] venerated old people (of a community)


耆zhǐ

 (致使) cause; result in
另见 see also qí; shì。

耆qí


❸ 存恤

耆qí

会意字。上为“老”,下为“曰”。《释名》:“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指事,即指示,动口,不必动手。许慎说是形声字:“从老(省),旨声”。(古音,方言中“旨”有jī音)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鳍(鱼的运动器官)
鬐(马鬃)

耆qí

10画 老部 〈书〉 年老。特指六十岁以上的: ~年|~老。

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衣6,戰國
(冬)耆(祁)滄[寒], 少(小)民亦隹(惟)日怨。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43正,戰國至秦
丁酉生子,耆(嗜)酒。

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西漢
不耆(嗜)食。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若夫耆老嘔歎于邑里,士女抃舞於郊畛。

慈慶墓誌,北魏
尼歷奉五朝,崇重三帝,英名耆老,法門宿齒。

阿史那忠墓誌,唐
處月、焉耆。

呼延章墓誌,唐
零陵耆舊。

尉遲敬德妻蘇娬墓誌,唐
豈止陳留耆舊。

三藏聖教序記,唐
耆闍崛山。
《説文》: “耆,老也。从老省,旨聲。”

☚ 耄   壽 ☛
000026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