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耆Qí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尧姓伊耆氏之后。” 《姓氏考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伊耆氏之后,单为耆氏。”望出太原、乐陵。 耆1.qí ❶同“老”。《説文》:“耆,老也。”見“耆老”。 耆 耆(一) qí ❶老。《鲁颂·閟宫》五章:“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孔《疏》:“使汝得则昌而且大,使汝年寿则耆而又艾。”《说文》: “耆,老也。”段玉裁注:“ 《曲礼》: 六十曰耆。” ☚ 莺 耄 ☛ 耆读音s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时利切,去,至韵。通“嗜”。 上一条: 媞 下一条: 嗜 耆读音z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轸视切,上,旨韵。 上一条: 茝 下一条: 黹 耆读音q·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渠脂切,平,脂韵。 上一条: 疧 下一条: 鳍 耆欺qǐ❶ 老。例:这 ![]() ![]() 耆qí〈文〉六十岁以上的(人) 耆年老(指60岁以上)的人:~年︱~老︱~绅︱~宿︱绅~。 耆qí❶ 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 耆老也。《禮記·射義》: “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 幼壯孝弟,耆耋好禮。” 鄭玄注: “耆、耋,皆老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耆,音祁,巨支反,六十曰耆。”《詩經·大雅·皇矣》: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毛傳: “耆,老也。” 鄭玄箋:“耆,老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耆,巨夷反。” 《詩經·周頌·武》: “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毛傳:“耆,致也。” 鄭玄箋: “耆,老也。” 耆qí〖名词〗 耆qí❶ 六十岁的人。泛指年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诗经·鲁颂·官》:“俾尔昌而大,俾尔~而艾。”(艾ài:长寿。) 耆*EAC8 六十岁以上年龄 六十岁以上年龄六十岁:耆 花甲 耳顺(耳顺之年;耳顺之数) 制寿 岁制 杖乡(杖乡之年) 下寿 还历之年 平头甲子 ☚ 三十岁以上年龄 年龄大 ☛ 各种老人 各种老人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长者 ☚ 老人 各种年纪的老人 ☛ 耆 耆对人到六十岁的代称。 ☚ 遐龄 七秩 ☛ 〖耆〗 粵 kei4〔旗〕普 qí 年老。許慎《說文解字》:「〜,老也。」《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 耆60岁的人称耆。《礼记·曲礼上》: “人生10年曰幼,学; 20曰弱,冠; 30曰壮,有室; 40曰强,而仕; 50曰艾,服官政; 60曰耆,指使; 70曰老,而传; 80、90曰耄,7年曰悼。”陈浩注: “耆者,稽久之称,不自用力,惟以指意使令人,故曰指使。” ☚ 齐 乞身 ☛ 耆 耆我国传统对60岁的代称。见于《礼·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东汉时期的训诂书《释名·释长幼》中解释为:“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意思是60岁称“耆”,不服劳役,指挥事情使派他人。常引申为年老,如《说文解字》中有:“耆,老也。”故含“耆”的词语多与“老”有关。“耆年”、“耆老”、“耆民”、“耆叟”、“耆齿”、“耆艾”、“耆耄”、“耆耋”、“耆耇”等都可用来尊称老人。“耆英”、“耆俊”、“耆秀”指年高而才能优异者。对年长而德高望重者可称“耆寿”、“耆硕”、“耆哲”、“耆贤”、“耆德”、“耆彦”、“耆宿”、“耆献”、“耆儒”等。高年之僧又名“耆腊”。此外,尚有“耆臣”、“耆将”、“耆率”等敬称。 ☚ 杖家 花甲 ☛ 耆qíⅠ ❶ (年老的) very old; elderly 耆zhǐ (致使) cause; result in 耆qí
耆qí会意字。上为“老”,下为“曰”。《释名》:“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指事,即指示,动口,不必动手。许慎说是形声字:“从老(省),旨声”。(古音,方言中“旨”有jī音)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耆qí10画 老部 〈书〉 年老。特指六十岁以上的: ~年|~老。 耆 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