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 ·王谠· 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有督运遭风失米,卢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自若,无言而退。卢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选自《唐语林》〕 ●● 《唐语林》记载了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杂事、民间习俗、士林言行、典故名物等方面的内容,仿《世说新语》的体例,共分为五十二门。 本篇故事讲的是唐高宗总章(唐高宗年号,唐高宗在位时改元甚频,总章年号自公元668——670年称用。)年初,有督运官运粮,途遭大风失米。时尚书卢承庆负责考核官员,因其态度涵养,将考绩连拔两级,由“考中下”提至“考中上”。作者以赞扬的口吻描写了督粮官宠辱不惊的“雅量”和卢尚书品鉴人物的识见。 小说叙述层次十分清楚。作者先以“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十二字,将时间、人物、身份、事情背景交待出来。接着用七个字:“有督运遭风失米”,将评考对象及情况叙出。卢尚书对他的评判是:“监运损粮,考中下。”这是对客观政绩的考断。对于这一评判,从卢的眼中来看督运官,“其人容自若,无言而退。”这一表现,超乎寻常。因为遭风失米,乃出不测,评为下等,实有委屈,这位督运竟然不著一言申辩,形容自若。卢尚书奇之,于是“重其雅量”,改判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再看那督运,“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恬然自若,不以荣辱萦心。卢尚书又加重之,改判为“宠辱不惊,考中上。”故事至此结束。通过作者这样一笔笔勾描,一层层添染,督运官喜怒不形、宠辱不惊的举止仪态便逐渐凸现出来。卢尚书考评认真,器重人品的雅量和识见也为读者所感受到。 “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晖”,事物的本质总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美好的品性是能够处处得到体现的。这位督运面对决定官场升贬的考评,能够看得极开,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表现了情操上的深厚修养。而这种内涵的发现,也有赖于卢尚书的慧目所识。卢尚书本人也重视品性修养,《新唐书·卢承庆传》说他“美仪矩,博学而才。”他对督运的赏识,既有着同声相和的感应,又有着惺惺相惜的情愫,正是由于这种心灵的激应相通,才流记下来这一段隽永有味的佳话。 这篇小说篇辐虽短,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趣高雅,富有哲理,耐人品读。 考核kǎohé❶考察核实 △ ~事实。 【同】考察 ❷考查评审 △ 年度~。 【同】考查 考核kǎohé〈动〉考量审核:考核干部│全面考核。 【同义】考查│考察│评估。 考核kǎohé【释义】 考查审核。
【色彩】 中性。
【近义】 考查︱审查︱审核。
【扩词】 考核干部︱考核结果︱考核办公室︱认真考核︱进行考核。
【造句】 ❍ 他们反复~了新厂长的工作,感到十分满意。 ❍ 上级制订了一套~的办法,组织干部学习和贯彻执行。 ❍ 那些驾驶员进来工作之前,都接受过严格的~。 考核(同)考查 考察 考核kǎo héаттест ция; провéрка考核 ☚ 考据 考证 ☛ ☚ 埋没人才 考核 ☛
考核 考核程(程效;程较;程校) 课(课核;进课;~其事业) 校练 理考 稽考 勾稽 钩稽 考核,订正:订考 考核并荐举:案举 检查考核:检钩 勾考 查考,考核:稽考 讨究检核:讨阅 讨核 检验考核:检勘 审查考核:阅试 审察考核:研核 隐核 阅实 省校 到现场实地考核:践校 体察 当面考核:面课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考课 责成考核:责课 巡警考核:巡核 督察考核:督课 督促考核:敦课 研究考核:论核 研核 讲习研核:讲核 探求考核:钩考 评量考核:铨核 搜罗考核:蒐阅 广泛考核:该核 仔细考核:研试 详细考核:精核 详核 精细考核:精核 整顿考核:振核 (考查审核:考核)
另见:考查 审核 核实 考试 成绩 评语 ☚ 考核 考核的方面 ☛
考证 考证考据 对古籍的注释考证:索隐 查阅考证:考阅 辨析考证:辨证 辩证 辩正 阐释考证:疏证 研究考证:考核 考核 确切考证:确考 探索考证:撢稽 订正考证:订证 考证并解释:考释 释读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旁求博考 (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考证) ☚ 查考 研究 ☛ 考核即考查审核。中国企业对所属职工进行的各方面的考查和审核。一般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和贡献大小等方面的考核。职工转正、定级、升级等都要经过考核。通过考核,可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考核指区别于以试卷、试题和时间考试形式对知识、能力鉴别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学习、实践的过程行为或实践行为等方式对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鉴别性测量。 考核❶考查审核。如干部考核。 ❷军事院校检查学员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一般包括日常考核和阶段考核。日常考核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操练和日常教学活动进行。主要检查学员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阶段考核是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对学员学习成绩进行总结性检查,了解学员掌握教学大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把日常考核与阶段考核结合起来,全面了解学员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❸对部队训练情况进行检验。一般把训练科目的考试成绩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全面衡量部队的训练质量。 考核 考核我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称为“考课”,《周礼》中就有“八法治官府,六计课群吏” 的记载。“考课制”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唐、宋、元、明、清时期广泛适用。建国初期,国家干部的考核工作叫做“鉴定”、“考察”。1949年11月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鉴定工作的规定》指出,干部鉴定,是干部在工作或学习期内各方面表现的检查和总结。鉴定内容重点应放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遵守纪律、联系群众、学习态度等方面。鉴定方法采取个人自我检讨,群众会议讨论,领导负责审查三种方式结合进行。其目的在于经过鉴定,使干部能更好地来认识与提高自己,改进工作; 同时使党的组织得以系统地全面了解干部,有计划地培养和提拔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考核制”才全面使用,1979年11月,中央组织部提出了 《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要求干部考核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干部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要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并且强调了干部考核在合理使用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实行群众监督方面的意义。1993年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全面建立和正式实施。1994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了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专门就公务员考核工作具体化、标准化,至此,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尽管公务员考核在各国公务员制度中的名称不同,如法国和德国称 “鉴定”,日本称 “勤务评定”,英国和美国将平时考核称为 “考勤”,年度考核称为 “考绩”等,但考核的基本涵义是大致相同的,即公务员考核是指由公务员的主管部门根据法定权限,按照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以及学识水平、道德品行、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采取升降、奖惩、转调、培训等行政措施的重要依据。公务员考核有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之分。一般来讲,平时考核以考勤为主,主要考核公务员的出勤情况,以及对公务员遵守办公规则情况;年度考核主要是考绩,即考核公务员的实绩。考勤为考绩服务,考绩是考核的核心。 ☚ 职权回避 公务员纪律 ☛ 考核 考核对职工的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实绩,技术业务水平的考察审核。考核分为录用考核、上岗(转岗)考核、转正定级考核、本级考核、升级考核,以及初、中、高级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任职资格的考评等。通过考核,一方面可更好地量才任用,人尽其力;並为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可调动职工的生产劳动和学习政治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 对调 考勤制度 ☛ 考核check-ups
考核checking;examining 考核assess; evaluate; appraise ~标准assessment criterion/~评比check and appraisal/~验收制度system for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a completed pro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