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考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考校

考校

查点核实。

☚ 易京   嵩山 ☛
考校1638研究;落实;商量。中原官话。山西襄汾〖〗。
拷问

拷问

掠(掠治;掠理;讯掠) 挞讯 拷较 拷鞫 考讯 考问 考治 考鞫 讯考 讯拷 情拷
审讯,拷问:鞫考 鞫案 鞠按 鞠礉
用刑拷问:梏掠 刑拷
 拷囚讯罪:考校
 用拶刑逼讯:拶鞫
追究拷问:追拷
拘留拷问:系拷
 逮捕拷问:逮考 收考
审查拷问:案考
笞击拷问:掠考 掠拷
剥衣捆吊拷问:绷吊
用刑拷打审问:绷扒吊拷 绷吊拷讯 绷扒吊榜 絣扒吊烤 吊拷绷扒 吊打绷扒
 用残酷的刑罚拷打审问:非刑拷打 非刑逼拷 非刑吊拷
通过折磨肉体逼供审讯:刑讯 拷讯 拷治 拷掠
 刑讯囚犯:拷囚
 刑讯穷竟:考竟
拷问致死:考死
(拷打审问:拷问)

另见:逼迫 审问 用刑 打人

☚ 审问结果   拷打 ☛

考试

考试

考(~工;考校;考察;招~;待~;投~;月~;季~;报~;初~;中~;高~;主~;监~;补~) 试(试考;~卷;~测;口~;笔~;面~;免~;校~;课~) 校课
要求书面答案的考试:笔试
命题考试:发策决科
统一考试:统考 通试
第二次考试:复试
举荐考试:呈试
前往考试:赴考 赴试 从赋
及时考试:辄试
考核,考试:考较
审察考试:览试
考试条例:试例
 考试律令知识:试法
请人代考:枪替
考生交出考卷:交卷
考试事务结束:撤棘
通过考试:过考
 通过省试:过省
考试列入优等:高第 崇科
(通过书面或口答方式,考查技术或技能:考试)

另见:学生 参加 考核 知识 技能 科举 名次 考场 考试的人

☚ 考试   科举考试 ☛

校对

校对

校(覆校) 雠 较对
校对书籍:校书 仇书
翻阅校对:覆 校阅
 勤勉校阅:谨阅
考核校对:较勘
考订,校对:考校
 翻阅考校:披较
 讲究考校:讲校 讲试
校对认真细致:句栉字比 句疏字栉 句比字栉 字比句栉 栉比字句
核对并改正:校改 核改 斠改
(按原稿核对抄件,纠正错误:校对)

另见:核对 纠正 校正 错误

☚ 校对   校勘 ☛

研究

研究

究(究研;讲究;考究) 治(研治) 讨 论 摩 考(考查;考校) 揣摸 探索
学习研究:肆治
 阅读研究:览究
 讲习研究:讨论
 修习研究:讲求
讨论研究:讨击 论究 论考
 讲论研究:讲绎
 评论研究:评究
探讨,研究:讨探 探研 论求
 相互探讨研究:相切相磋
调查研究:调研
检查研究:检求
考查研究:考索 考锻
 考辨研究:辨究
审察研究:详究
会同研究:集诊
商量研究:商榷
 商讨研究:榷 磋摩
 切磋研究:摩研
征求意见,商量研究:询谋咨度
分析研究:披究
 提出疑问,进行分析研究:质疑辨惑
对资料性文本的分析研究:考据
推求研究:推究
总结研究:检讨
默默地探索研究:沉吟
研究清楚:究明 研澄
(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研究)

另见:钻研 研求 探求 事物 学问

☚ 研究   研究的方面 ☛

校正

校正

斠 辅正 雠正 是正 格校
校正,纠正:勘正
 校对勘正文字:点勘 点校
 勘正错误:正误
校正别人的说话:较正
校正文字错误:是正文字
校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勘误
校正音乐律吕,使之和谐:调律
核实校正:考校 考稽
 推求考校:推校
修改校正:刊校 改刊
捡查校正:括正
审阅校正:校读
(校对订正:校正)

另见:校对 校勘 改正2

☚ 校正   校订 ☛

比较

比较

比(比次;比校;比拟;比量;比例;比类;比匹;打比;对比) 较(较量;计较;辜较) 方(方比) 订 讲 谕 拟 吡 等(等量) 均 侔 照 校 视 类 差(~可告慰) 棿(棿拟) 衡 形 相况 角量
表示比较:于(高~;小~) 要(他~好些) 莫(~过于) 来(天~大) 有(他~他哥高) 何与 孰与 孰若
 表示正反比较:与否(成功~)
相互比较:项背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对比
进行比较和推测:比度
收集比较:集比
选择比较:论比
排列比较:贯比
考查比较:比(比次) 考较 考校 程量稽合
 考校武力:校武
研究比较:商较 商校 商敌
比照,比较:订况
对照比较:对勘
权衡,比较:称 权县 诠较
评论比较:评点
竞争比较:角较
向高处比较:攀比 攀引
私自比拟:窃比
详细比较:详较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

另见:辨别 衡量 对照 事物 差异 好坏

☚ 比较   对照 ☛

考校kǎo jiào

❶考试,考核。《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
❷校对,校正。《论衡·佚文》:“东海张霸……造作[《尚书》]百二篇,具成奏上。成帝出秘《尚书》以~~之,无一字相应者。”

考校

❶犹考课。丘濬《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立为考校之法,就积日累久之中,而分德、功与能之目。常才则循夫一定之资,异才则有不次之擢。”参见“考课”。
❷科举考试用语。指评阅考卷。《元史·选举一》:“试官考卷,知贡举居中,试官相对向坐,公同考校,分作三等,逐等又分上中下,用墨笔批点。考校既定,收掌试卷官于号簿内标写分数。”

考校

考校

考试。《礼记·学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1年视离经辨志,3年视敬业乐群,5年视博习亲师,7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9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陈浩注: “古者25家为闾,同在1巷,巷首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500家为党,党之学曰庠,教闾塾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12500家为州,州之学曰序,《周礼》乡大夫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是也; 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天子所教,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元子众子及卿、大夫、士之子与所升俊选之士焉。比年,每岁也。每岁皆有入学之人。中年,闲1年也。与小记中一以上之中同。每闲1年而考校其艺之进否也。离经,离绝经书之句读也。辨志,辨别其趋向之邪正也。敬业,则于所习无怠忽。乐群,则于朋徒无睽贰。博习,则不以程度为限制。亲师,则于训诲之嗜好。论学,讲求学问之缊奥也。取友,择取益者而友之也。能如此,是学之小成也。至于9年,则理明义精,触类而长,无所不通,有卓然自立之行,而外物不得以夺之矣,是大成也。”

☚ 考绩   考满 ☛

考校kǎo jiào

研究以作比较。校,通“较”,比较。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序》:“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知医必辨·论诊病须知四诊》:“予论虽言大略,而学者从北入门,加以工夫考校,何患医道之不明哉?”

考校

❶考查;考试。

❷考核政绩,分别优劣等次。

❸核查; 查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