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考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并称“钱郎”。天宝十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乾元二年出任蓝田县尉。大历中,曾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等,世称钱员外、钱考功。官至翰林学士,著有《钱仲文集》(一作《钱考功集》)十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考功 考功官署名。属吏部。北宋前期,设判考功事一员。元丰改制,以考功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武官考课、磨勘、关升、资任之政令及审覆名谥等事。 ☚ 司勋 官告院 ☛ 考功官署名。唐代尚书省二十四司之一,属吏部。掌文武百官功过德才的考课。 考功(一)考核为官的功绩。《尚书·舜典》“三载考绩”汉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后汉书·韦彪传》:“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二) 官名。古官制,吏部下设考功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三国魏有考工郎、考工主事,历代因之,清末始废。参见《历代职官表·吏部》。 考功(1次) 先考所创始之功业。考,已死之父称显考、先考。功,功业。遂成~《天》 考功kǎo gōng先考所创始之功业。考,父死称考。《礼记· 曲礼下》:“生曰父……死曰考。”《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王逸注:“言禹能纂代鲧之遗业,而成考父之功也。”曹耀湘《读骚论世》:“言禹之治水,所以继续父之绪业,何以其谋不同。”闻一多疏证:“父死曰考。此谓禹继父业,一仍旧贯,而后乃其谋略不同,何哉?”姜亮夫通故:“考者,父鲧已死曰考也。”游国恩纂义:“言禹继父职,而平水土,何所谋之迥异乎?”袁梅《屈原赋译注》:“考功,先考所始之功业,与‘前绪’义近。”王泗原校释:“言禹继续父业,终究成大功。”这里的“考”指鲧。考功,指鲧治水的事业。 考功、度支【同义】总目录 考功振行 考功kǎo gōng先父的功业。《楚辞·天问》:“遂成~~。” 考功官署名。二十四司之一,为吏部所辖之第四司。东汉尚书郎曹有考功郎中一人,掌年终集课事。北齐吏部设考功曹。隋改为考功司。唐因隋制,以考功郎中“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根据官吏当年功过、行能,分为上上至下下九等考,以考等决定官吏的升迁、黜陟及奖罚;又以考功员外郎“掌天下贡举之职”,开元二十四年(736),又以员外郎位卑不能服众,贡举改由礼部试,后世因之。明、清考功清吏司进为吏部第二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 考功官署名。三国魏吏部尚书所领四曹之一,掌考第及秀孝、贡士等事。西晋沿置,为吏部五郎曹之一。东晋省。北魏置为吏部四曹之一。北齐为吏部三曹之一。隋为吏部四司之一,初置侍郎、员外郎。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废员外郎置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改郎为郎中、承务郎为员外郎,掌内外文武官吏考课及科举考试中的礼部试。开元二十四年(736),移科举考试事归礼部,只掌文武官吏之考课。北宋初置判考功事一人,以带职京官或无职事朝官充任,主管审复太常寺所拟谥号及幕职州县官、流外官年终考课。元丰改制后,置郎中、员外郎,主管文武官考课、磨勘等事。明清亦置为吏部四司之一,为考功清吏司简称。 考功kǎo gōng1、官署名,汉置,掌考核官吏的功过政绩升迁或贬降。西汉京房作考课之法,其职不属尚书省。光武帝改尚书省三公曹掌岁考课,至此始属尚书之职。三国魏在尚书台(省)下设考功曹,置考功郎,晋置考功郎中,北齐沿其制。隋有考功郎、考功员外郎、考功承务郎、考功主事。唐、五代、宋因之。明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清朝称考功司,置郎中、外员郎、主事。见《历代职官表·吏部》。 2、同考工。《后汉书·樊宏传·附樊准传》:"今可先令太官、尚方、考功、上林池籞诸官,实減无事之物。"注:"前书《百官(公卿)表》曰,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属官有太官、考工、尚方、上林十池监也。太官掌御膳饮食,考工主作器械,尚方主作刀剑器物。"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看,此处之"考功"即"考工"。古时,"功"、"工"通假互用。 考功❶考核功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