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龄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龄问题

又称“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在退出劳动岗位、身心逐渐衰老过程中面临的社会保障、婚姻家庭、闲暇生活、发挥作用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的总称。受社会制度、社会政策、人口、家庭、社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很大。在不同国家、时期,老龄问题的性质、原因、对策和发展趋势不同。

老龄问题

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和人口老化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涵盖了个体老化与人口老化两个不同的概念。个体老化是指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到衰退过程中,后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心理、生理功能方面的变化。它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般与年代同步,具有不可逆转性。人口老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实际就是各年龄组人口的比例关系,受人口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增减可以使人口老化发生逆转性变化。老年人自身的问题,是指人到老年后应享受的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家庭照顾、社区服务、住房交通、医疗保健、老年人教育、婚姻、再就业以及合法权益保护等有关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人口老化则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诸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就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资源、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赡养比例、社会福利开支、医疗保健费用等等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问题。按联合国规定,60岁及以 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则为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起源于欧洲,世界第一个进入老年型的国家是法国。1866年法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 2%,到19世纪末,挪威、瑞典等国相继成为老年型国家,进入20世纪后,发达国家的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也先后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到1992年底,全世界老年型国家已近50个。中国目前虽然还未成为老年型国家,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亿人。预测到200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到1. 3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0.6%,届时中国将进入人口 “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到202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84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0%,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到2040年,将会猛增到3. 8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5.3%,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中国老年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导致了人口老龄化,这是人口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与世界老年型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发展快。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由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一般要经历50至80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18年时间; (2)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与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 (3) 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一致,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五个省市已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其中上海又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它于1979年就已成为老年型城市; (4) 中国老年人口绝对数为世界第一。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1%,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50%。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标志着人口质量包括体格、寿命、智力的提高。目前挪威、瑞典、瑞士、日本、德国、英国等国都进入长寿国行列,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接近70岁。人口老龄化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联合国预测,人口老化不再加重的时间是21世纪中叶到22世纪初叶。“老龄问题”,最早是在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由马耳他国家代表提出来的。当时的提法为“老年人问题”。到1973年第28届联合国大会改称为“年长和老年人问题”。1980年第35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拟定于1982年召开的“老年人世界大会”更名为“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2年在维也纳如期召开了上述会议。自1973年后,历届联合国大会都将“老龄问题”列入讨论的议题,并多次作出决议。这些决议的主要精神是提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注意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 呼吁加强国际和区域间的合作,以减缓乃至消除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强调要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和福利; 并敦促各国政府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利益,制定老年人政策,以确保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和使老年人有机会在社会中发挥适当的作用。第33届、35届联大决议,要求各国在1982年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同时,成立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全国委员会,以在国家一级开展有关活动。为履行联大决议并根据中国人口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1982年3月正式批准成立了 “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并组团出席了联合国于1982年7月26日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124个国家的代表和160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代表,共1000多人。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龄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之后,中国政府批准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改名为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老龄委”,并于1983年4月正式批准为常设机构,还明确提出了 “全国老龄委”的任务是: 对有关老龄问题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 参加有关老龄问题的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专业会议,开展多边或双边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等对外活动。“全国老龄委”的成立,为迎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从思想、组织、理论、物质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得到联合国的赞赏。1982年到1992年是中国执行 《全球老龄工作目标》十周年。10年来,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中国政府领导同志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江泽民、邓小平、李鹏、彭真、聂荣臻、宋平、王震、薄一波、宋任穷、王平、陈丕显等先后出席老龄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题辞。这对老龄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专群结合的老龄组织网络。大陆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98%的地(市),86%的县 (市),66%以上的乡镇 (街道) 均已建立了 “老龄委”及其办事机构。与此同时,各级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老年群众组织和学术团体,如老年学学会、老年基金会、老年大学协会、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年体育协会、老教授协会、退科办、退教办、退医办、退法办等组织应运而生。全国行政村有50%以上建立了老年人协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