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马识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马识途

典源出处 《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 (xi) 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用法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归途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放出老马,大队跟在后边,找到了道路。后以此典形容人富有经验,能解决难题。
用典形式
【存老马】 唐·杜甫:“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孤竹马】 清·黄景仁:“识路漫夸孤竹马,问名久似辽东豕。”
【老马识途】 清·黄景仁:“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 唐·杜甫:“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老马知路】 宋·陆游:“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老马迷路】 宋·文天祥:“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识途老马】 清·钱谦益:“攫食饥乌心未饱,识途老马足堪扪。”
【自谙深碛路】 唐 ·纪唐夫:“逐北自谙深碛路,连嘶谁念静边功。”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小学生词语 >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的意思,老马识途的近义词,老马识途的反义词,老马识途的造句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办事熟练,能起引导作用。

[近义]驾轻就熟 轻车熟路

[反义]初出茅庐 人生地疏少不更事

[造句]这位猎人老马识途,带领刘邦的精锐部队从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

老馬識途的意思,老馬識途的近義詞,老馬識途的反義詞,老馬識途的造句

老馬認識走過的路。比喻富於經驗的人辦事熟練,能起引導作用。

[近義]駕輕就熟 輕車熟路

[反義]初出茅廬 人生地疏少不更事

[造句]這位獵人老馬識途,帶領劉邦的精銳部隊從小道翻山越嶺偷襲瞭陳倉。

Lao Ma Shi Tu De Yi Sai ,Lao Ma Shi Tu De Jin Yi Ci ,Lao Ma Shi Tu De Fan Yi Ci ,Lao Ma Shi Tu De Zao Gou

Lao Ma Ren Shi Zou Guo De Lu 。Bi Yu Fu Yu Jing Yan De Ren Ban Shi Shou Lian ,Neng Qi Yin Dao Zuo Yong 。

[Jin Yi ]Jia Qing Jiu Shou Qing Che Shou Lu

[Fan Yi ]Chu Chu Mao Lu Ren Sheng De Shu Shao Bu Geng Shi

[Zao Gou ]Zhe Wei Lie Ren Lao Ma Shi Tu ,Dai Ling Liu Bang De Jing Rui Bu Dui Cong Xiao Dao Fan Shan Yue Ling Tou Xi Le Chen Cang 。

  • 上一篇:肝胆相照
  • 下一篇:老谋深算

“老马识途”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 谋略典故 - 可可诗词网

老马识途

 利用阅历广博、经验丰富、对事物熟悉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他们的经验,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春秋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经常受到山戎令支的侵拢。齐恒公为了取威定霸,出兵帮助燕国讨伐令支。大军深入漠北,在大沙漠里迷失了方向。在这不毛之地,齐军不服水土,士兵纷纷患病,死者日多。众人都惊慌失借,不知如何是好,齐恒公也忧心忡忡。管仲心想无终和山戎边界相连,他们放牧的马匹经常从漠北过来,马是能够认识所走过的路的,如果挑几匹老马往回走,队伍跟着马走,就可以走出大漠,找到归路。于是,挑选无终老马数匹,放出去后,然后跟着马走,老马果然把全军领出了绝境。
 人们需要达到某种目的,手段或条件不充分具备时,挖掘并充分利用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常常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也仍然需要借助于经验。常言道:“君子善假于物”。其中就包含着善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
老马识途

老马途lǎomǎshítú

┃┃┃━ 比喻富有经验的人能起引导作用。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 岁寒心   贞松劲柏 ☛

老马识途

比喻经验丰富之人善于辨别是非。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 “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反: 同“返” 。孤竹: 古国名。在今河北卢龙南。春秋时,齐大夫管仲、隰(xi)朋攻打孤竹国,返回时迷失路途,凭借老马善识路途才得返回。

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源自《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到辽宁朝阳县一带)。因为山戎国(今河北迁安市一带)侵犯燕国,齐桓公出兵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于是齐国又继续进兵。齐国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失了路,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做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匹老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果然老马不负众望带着大家找到了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后人据此引出“老马识途”作为成语,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做事熟练效果好。

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比喻年长的人有经验,能起引导作用。
【反】初出茅庐
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军队迷失了方向。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带路。”便放老马在前面走,部队跟在后面。果然找到了返回的道路。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成〉比喻有经验的人工作顺手,能带领、指导新手。

老马识途

老马能认识道路。喻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人能起引导作用。《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宋毛滂《东堂集》二《寄曹使君》诗:“请同韶 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用“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能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识途

老马认识道路。比喻在遇到困难时,经验丰富的人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春秋时,齐桓公率军讨伐远方的山戎和孤竹国。回来时迷了路,齐桓公十分焦急。齐相管仲献计说:“老马识途啊,老马会把我们引出去的。”接着,他们挑了几匹老马在前面引路,部队果然找到了回去的路。(见《韩非子·说林上》)

初出茅庐、乳臭未干;老成持重、老奸巨猾、老马识途、老谋深算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比喻初次历事,缺乏经验: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不懂得什么 |那傻小子是~|你今日~,事情办得不错| 虽然~,却能建立奇功。

○乳臭未干rǔ xiù wèi gān

讥讽别人年轻,幼稚无知:不要理他,他还是个~的小子|一个~的毛头小子,不必跟他一般见识|~的黄嘴小儿。

●老成持重lǎo chéng chí zhòng

阅历丰富,老练成熟,办事稳重:幸而尚有几个~的人,不然,这船覆得更快了 |他干练勇毅,~,是一个出色的军政人员。

●老奸巨猾lǎo jiān jù huá

形容阅历深,老于世故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虽~,无能逃于其术者|这种人,心狠手毒,~|他果然~。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能起引导作用:你的老子~,可以指导你|你是~,一定能胜任。

●老谋深算lǎo móu shēn suàn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的军事家。

老马识途

意为老年人历经沧桑见多识广,足谋善断。喻指。

字数:26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智在老年   宝刀不老 ☛
引导1

引导1

引(引领;~港;~水;吸引) 导(导引;阖导) 渡  领
导引宾客:
 到郊外引导贵宾:郊导
引导入内:引进
引导入见:引见
引导游览:导游
引导济度:诱济
 引导涉水:赞水
引导行礼:引礼
引导使之前进:带动
引导人离俗出家:渡引
引导不识路的人行路:领路 导路
 前面为人带路:诱 引路 引道 先导先驱 开路 驱先 开道(鸣锣~)赞路 带路 训道 领路 领道 向导 前导 启路 启导
 古代官员外出时,差役呵呼导引:诃导
引导进入仕途:进导
在前引导:道引
带领引导:挈引
传呼引导:宣导
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老马识途 老马知道 老马知途
恭敬地引导:寅宾
警策而前引:警引
(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进:引导)

☚ 引导1   带动 ☛

十分熟悉

十分熟悉

烂熟 熟稔 谙熟
向来互相很了解,很熟悉:相知有素
对地理情况十分熟悉:画地成图
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老马识途 老马知道 老马知途
非常熟悉:洞谙 耳熟能详
对情况非常了解、熟悉:如指诸掌
极其熟悉﹑熟练:滥熟
对一个人非常熟悉:看生见长
做事极熟悉:溜刷在行
对所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如数家珍 若数家珍
闻之极熟悉:耳满鼻满

☚ 熟悉   熟练 ☛

有作用

有作用

起作用:发作(药力~) 管用 管事 讨力
有帮助,能起作用:不为无补 不为无裨
经验丰富的人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引导作用:老马识途 老马知道 老马知途
起保护作用:遮风挡雨
能起骨干作用:顶戗 挑大梁
起中坚作用:栋宇
起决定作用:决定(~因素)
力量有限,但多少还能起一点作用:挥涕增河
积久发生作用:浸润
大臣极有才能,对国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隐然长城 隐若长城
某种事对社会的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大放光芒
起坏的作用:作怪

☚ 作用   无作用 ☛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喻指老年人历经沧桑见多识广,足谋善断。

☚ 智在老年   老当益壮 ☛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明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以“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情况熟悉,处世办事干练,能顺利完成困难事情的人。孤竹:小国名。

☚ 朽木不可雕   有恃无恐 ☛

老马识途识途老马lǎo mǎ shí tú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an old man knows all the ropes
❍ 他本当到京货行的棚巷里去,可是他那双脚,却像那识途的老马,把他载到熟识的街道去了。(王汶石《风雪之夜》174) He should have headed for the corner where clothing and foot-wear were sold,but his feet,working like an old horse who knew its way in the dark,took him down a more familiar lane.
❍ 不过,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茅盾《子夜》105)However,don’t worry: your old man knows all the ropes and he’ll soon show you your way around!

老马识途lao ma shi tu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an old man is a good guide

老马识途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老马识途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an old man is good guide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能认识走过的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know the ropes, 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解义】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典故】春秋时,齐国谋臣管仲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齐军从春季打到冬季才班师回朝,路上的景色全变了,找不到回去的路。这时谋臣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能识途,挑几匹在前边带路,也许能找到路。” 齐桓公同意了这个办法,老马果然找到了回家的路。(《韩非子·说林》)
【用法】经验丰富,可当向导的,用此语。
【例句】这项工作还是交给老张吧,他有丰富的经验,~,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近义】老成见到
【反义】少不更事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与“老马之智”同。宋·毛滂《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清·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识途

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任用富有才干的管仲为相国,大力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从而使齐国成为当时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部)入侵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助,足智多谋的管仲和另一位大夫隰朋也随同前往。
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的时候,山戎的军队已经掠夺了许多财物,逃到它东面的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对管仲说:“山戎听说我亲率大军前来,已经吓跑了。我们就此收兵回国吧。”
管仲沉思了一会,说:“我军一走,山戎迟早还会再来侵袭。不如跟踪追击,乘机攻灭孤竹,以保证北方安全。”
齐桓公觉得管仲说得有理,便下令大军向东紧追。
齐军追到孤竹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原来,孤竹国的大王和山戎国的大王听说齐军追来,都吓得逃跑了,孤竹国的都城也已成为一座空城。
齐桓公不甘心白追一趟,命令大军继续前进,以便逮住孤竹和山戎的大王,消除后患。
就这样,齐军继续追击。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平定了边境的祸患,可以返回齐国了。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都变了样。他们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中走呀走呀,最后迷失了方向。虽然派出一批又一批探路的人,但有的失踪,再也没有回来;有的回来后也说不清楚应该走哪条路才对。时间久了,军队的给养等都发生了困难。
在这紧急关头,聪明的管仲冷静地思索起来。他想,狗离家很远,能自己寻路回去。马,特别是老马,肯定也会有这种特殊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特长,可以利用它,挑几匹在前面领路,使大军走出山谷。”
齐桓公马上同意,当下管仲亲自挑选了几匹老马,解开缰绳,放在队伍最前面,不去驱赶它,而让它自行走动。就这样,队伍跟在老马后面,东走西走,最后竟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道。
后来,人们借“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来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作用。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释义】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 ?? ?? ??.
???? ?? ??? ? ??.
【例句】他是老马识途,我们请他领队吧!
?? ??? ?? ?? ? ????? ??? ?? ???? ???.
【近义词】轻车熟路 驾轻就熟
【反义词】少不更事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富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梁信《龙虎风云记》:“在老区时,不说得心应手,也算~吧。”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近义〕驾轻就熟
〔辨析〕见“识途老马”(515页)。

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老马识途

格式 掌故式。
释义 老马能辨认道路。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举例 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清· 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

暗中摸索àn zhōng mō suǒ

老马识途
lao ma shi tu
【暗中摸索】 意谓在黑暗中找寻道路。
【老马识途】 老马能够认识路途。源出《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齐)恒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亦作“识途老马”。
﹝例﹞ 先生有志于木刻,是极好的事,但访木刻家是无益的,因为就是已有成绩的木刻家,也还在暗中摸索。(鲁迅:《致沈振黄》) 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茅盾:《子夜》)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能辨识走过的道路。比喻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人能起引导作用。
〔例〕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应该多帮助、多指导,在教学上、科研上充分发挥~的作用。
【辨析】“老马识途”与“识途老马”同出一源,但“老马识途”相当于动词,“识途老马”相当于名词。
【提示】多作定语。

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以“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熟悉情况,经验丰富,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解释 途:道路。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起引导作用。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春秋时期,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今河北卢龙)。春天去,冬天才返回,稀里糊涂地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放开老马,跟着它,就找到了路。半路上,走到山中的时候他们又没水喝了。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掘的土堆有一寸高,那么下面八尺深的地方就有水。”大家于是照此挖地,得到了水。
《说林》是《韩非子》中传说故事最集中的篇目。在老马识途的这段故事中,韩非子认为,管仲和隰朋都是非常明达和有智慧的人,但是他们也有不懂的时候。到了他们不懂的时候,他们并不把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看作难为情的事,所以就更加显得聪明能干。现在的人内心愚蠢,却并不知道去学习圣人的聪明和睿智,这就不对了。
近义 驾轻就熟
例句
从此以后,龚澎一直与新闻发布为伴,这对她来说真是驾轻就熟、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认识路。比喻经验丰富的人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引导作用。也作“老马知道”。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经验丰富者能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
齐桓公进迷谷
【齐桓公进迷谷】《韩非子·说林》载春秋时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了路,管仲便放老马在前面走,军队跟在后面,结果找到了归路。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解义】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典故】 春秋时,齐国谋臣管仲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齐军从春季打到冬季才班师回朝,路上的景色全变了,找不到回去的路。这时谋臣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能识途,挑几匹在前边带路, 也许能找到路。”齐桓公同意了这个办法,老马果然找到了回家的路。(《韩非子·说林》)
【用法】 经验丰富,可当向导的,用此语。
【例句】 这项工作还是交给老张吧,他有丰富的经验,~,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近义】 老成见到、老马之智
【反义】 初出茅庐、少不更事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老马认识走过的路。这是《韩非子·说林上》中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师,直到冬天才返回,一路上景观都随季节改变了,他们迷了路。这时相国管仲说: 老马是认得来时的路的,让老马在前面随便走,队伍跟在后面,一定能找到回去的路。果然老马把他们都带了回来。以后就用“老马识途”比喻经历多资格老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明·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我)~,出其行卷(诗作),以求一言(作序)。”
◆ 也作识途老马

老马识途lao ma shi tu

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人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语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也作】识途老马
【近】轻车熟路
【反】少不更事老大无成

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老:原来的,有经验的。原来的马认得路。《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í)朋从于(齐)桓公而伐孤竹(古国名),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今多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可以起引导作用。
【例】我最喜欢赶马车,不愿意开汽车,尤其是夜间,轻车熟路,老马识途,迎着使人神清气爽的冷空气,很容易唤起对战争年代的回忆,着实有诗意。(白桦《春夜》)
❍ 对照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后得出的数字,看马寅初先生五十年代的预测,我们怎能不叹服先生是老马识途呢!(江宁《生》)

1MY3【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比喻富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在工作中能起引导作用。途:路。也作“识途老马”。

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主谓〕 老马认得走过的道路。语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以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办事富有成效。汉水《勇往直前》:“他说:我是一匹老马了,然而俗话说得好,‘~’。”
△ 多用于有经验的人。
【近义】驾轻就熟
〖反义〗少不更事 老不晓事。
也作“识途老马”、“识涂老马”。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韩非子·说林上》:“管、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比喻年长而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难题,指导工作。也作“识途老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