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罴当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罴当道

典源出处 《北史·王罴传》:“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 ‘老罴(pi) 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
释义用法 北魏大将王罴遇到敌人袭击,从床上跳起,袒身赤足,持木棒大喝:“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把来敌吓退。后以此典表现将官把守要地; 也形容猛士豪气。
用典形式
【罴卧】 宋·陆游:“老气犹能作罴卧,壮怀谁复记鸿轩。”
【熊罴守】 清·王士禛:“复隍几见熊罴守,弃甲空传犀兕多。”
【老罴当道】 宋·陆游:“老罴尚欲身当道,乳虎何疑气食牛。”
【老罴高卧】 宋·王安石:“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间生。”
【老熊当道】 清·钱谦益:“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卧罴吞貉子】 宋·陆游:“漫道卧罴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头。”

老罴当道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墓志铭》: “河南则分虎临人,华阴则老罴当道。商祖德真,皇左仆射。”
●《北史·王罴传》: “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 敌见,惊退。” 跣: 赤脚。罴(pi): 即马罴。貉子: 小貉。北周王罴性耿直,清廉疾恶,州闾百姓敬畏他。一次,神武帝高欢派人夜袭王罴,罴从梦中醒来,手拿白棒,大声喝道,老罴挡路而睡,小貉怎能过得去! 敌人见状,惊慌而退。

老罴当道

喻声势紧急。《北史·王罴传》:“比晓,(韩) 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 闻外汹汹有声, 便袒胸露髻徒跣, 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唐王维《王右丞集》二六《王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河南则分虎临人,华阴则老熊当道。”清赵殿成注引 《北史》 文释为“老罴当道”。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声势逼人。《北史·王罴传》载:“罴除华州刺史,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迁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不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也作“老熊当道”。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河南则分虎临人,华阴则老熊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老罴当道

罴:熊的一种。老熊把守着道路。比喻勇猛之士镇守要冲,声势逼人。北朝时,北周王罴任华州刺史。北齐派韩轨、司马子如夜袭王罴。天快亮时,韩轨军队已经涌入城中了,而王罴还没有起床,他听到外面骚乱嘈杂,赶紧跳下床来,拿起一根白棒冲出门外,大喝一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军竟然被他的气势吓得退了回去。(见《北史·王罴传》)

镇守

镇守

殿 镇(镇据;镇临)
镇守边疆:抚边
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杖钺一方 把旄杖钺
猛将镇守要害之地:老罴当道 老罴当路老熊当路
官长亲自镇守:坐镇
进驻镇守:进镇
辅助镇守:辅镇
安抚镇守:抚镇 安镇
强有力地镇守:雄镇
(军队驻扎在军事要地防守:镇守)

☚ 驻守   戍守 ☛
老罴当道

老罴当道

《北史·王罴传》,“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后以此典形容猛将把守城池;也表现壮士豪气。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王氏墓志铭》:“河南则分虎临人,华阴则老罴当道。”

☚ 老骥伏枥   勒门箴客 ☛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解义】罴:熊的一种。当道:横在路中间。老罴横在路当中。比喻气势雄壮,英气逼人。
【用法】用于人。含褒义。
【例句】张飞站立军前,大喝一声如~,吓得敌军不敢向前。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老罴把道拦住。比喻声势逼人,难以敌挡。“罴”马熊。《北史·王罴传》:“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老罴当道

南北朝时,王罴担任西魏大将,镇守华州(今陕西华县)。东魏大丞相高欢,率领大军,进驻潼关,准备攻打华州。西魏将士都很害怕。
王罴对部下激励了一番,同时下令修补州城,防备高欢军队的进攻。于是,士兵天天在城外架了梯子,补修和加固城墙。
西魏军刚开始修补城墙时,每天收工,总是把梯子带回城内,以防敌人来了利用梯子攻城。可是,他们一连修补了好几天,还没有看到东魏军的影子,日子一久,渐渐地麻痹大意起来,将梯子放在城外过夜,懒得拿进城内了。
一天夜里,高欢突然派韩轨等将领,率领一支东魏军,从河东前去袭击华州。天快亮时,东魏军早已到达华州城下。他们看到有梯子架在城墙上,高兴极了,都登上梯子,进入城内。
这时,王罴还躺在床上,没有起身。他忽然听到门外都是人声,喧闹异常,知道有了变故。他立即一跃而起,也不穿袜子,拿着一根白木棍棒,冲到门外,大声喊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哪得过!”
东魏军没有防备,大吃一惊,纷纷后退。王罴手舞棍棒,跟在后面追击,一直把他们赶到东门。城中的西魏军听说王罴在追击敌军,一齐赶来。他们聚集一起,拼死作战,打败了敌人。韩轨见形势不利,从城头上跳下,逃回去了。
不久,高欢的大军到达华州城下。双方对阵时,高欢对王罴说:“大军来了,还不快快投降!”
王罴大声说:“这城就是我王罴的家,我死生都在这里,你们要想死的快快前来!”
高欢想起了那天韩轨败退的情况,不敢攻城,退军而去了。
后来,“老罴当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壮士的豪气,或指猛将坐镇要冲,敌人无法攻克。

老罴当道lǎopí-dānɡdào

《北史·王罴传》载:北周王罴为华州刺史,北齐兵攻入城时,王罴正在睡觉,听到声音,“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军吓得纷纷后退。后以“老罴当道”指得力的将领镇守要冲之地。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ɡ dào

老熊挡在路中央。比喻猛将镇守要塞。罴: 熊的一种。也作“老熊当道”。

老罴当道lǎopí-dāngdào

〔主谓〕 《北史·王罴传》:“王罴除华州刺史,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后比喻猛将镇守要冲,也用以形容英姿豪气。
△ 多用于描写猛将之语。
也作“老熊当道”。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当道: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