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祖辈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因别于晚唐杜牧,人称“老杜”。因十三世祖西晋杜预为京兆杜陵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等。唐代诗人杜审言之孙。开元间曾南游吴越、北游齐赵等地,天宝三年结识李白、高适等。后至长安,寓居十年。天宝十四年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赴奉先探亲。安史之乱爆发。至德元年移家鄜州,只身奔赴灵武,中途为叛军所俘,押回长安。次年脱身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左拾遗。因营救房琯事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寓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乘舟出川,飘泊湖北湖南,死于湘江舟中。被后人尊为“诗圣”。原有集六十卷,已散佚,宋人编有《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千四百余首,编为十九卷。 索引:杜甫,子美,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拾遗、工部,老杜,诗圣,浣花溪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