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脏常见疾病
肾脏由于老年性变化,功能储备不足,因此成为老年人易受损害的主要脏器之一。肾脏本身的疾病,全身性疾病和应激状态都可损害肾脏,并易产生肾脏功能不全。老年人肾脏疾病症状常隐匿和不典型。对原因不明的高血压,高热或低热,水肿以及尿常规检查中所发现的异常,必须考虑肾脏疾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老年人的常见肾脏疾病有肾盂肾炎及肾脏淀粉样变。
肾盂肾炎 由于肾脏的老年性变化和老年人泌尿道局部的原因及并存病等因素使上泌尿道感染而产生老年人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在老年人较常见,尤其是男性,其患病率高于年轻人。据报道,中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中,1/3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常见病因有:
❶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女性由于尿道短且常有肉阜,因而产生排尿不畅,梗阻和尿潴留引起上行性感染。
❷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膀胱功能失调,加上局部供血不足,抗感染的防御机能明显降低。
❸膀胱输尿管返流也与肾盂肾炎发病有关。
❹少数病人为血源性,细菌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血流而发生。
❺隐藏在老年人远曲小管形成的憩室中的细菌在老年人机体健康情况下降时即易发病。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有腰痛,尿频和发热,有的病人可发生短暂的菌血症症状如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酸痛。有的起病急骤、但不少老年人症状隐匿或不典型如仅有低热。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常被误认为胃肠病。急性前列腺炎也可以有高热,但无腰痛,表现有明显的排尿障碍,尿急、尿频、尿痛等尿道膀胱刺激症状,二者应加以鉴别。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症状更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主要表现疲倦精神不振、腰背痛,原因不明的低热,贫血、体重下降,肾脏功能不全或高血压一般出现在晚期。最早表现可能有蛋白尿、脓尿。部分老年病人可以无症状,在作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主要有脓尿及菌尿。老年病人近1/3有脓尿,每高倍镜视野超过5,000以上白细胞,其中1/2的病人有菌尿。慢性肾盂肾炎尿常规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有时有间歇性脓尿或菌尿,因此必须反复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也有少量蛋白尿,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3 0g,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红细胞如稍多对应与肾小球肾炎相区别。老年人肾盂肾炎缺乏脓尿的可能原因为: 炎症局限于间质中,白细胞不易排出;间断地排出白细胞; 白细胞的存在与尿液酸碱度和尿比重有关,pH为8.4时,尿比重<1.010时白细胞容易被破坏。尿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对老年人诊断和治疗虽有重要意义,但收集尿标本常有困难容易被污染,一定要作好局部清洁准备工作。一般认为每毫升菌落计数在10万以上者才有诊断意义,计数在1万~10万之间为可疑。需重复检查。寻找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很重要,如尿路梗阻、肾结石、肿瘤等是老年人常见的原因。只有去除病灶才能控制感染复发。为此,除尿常规检查及尿培养外,还需进一步作泌尿系检查如放射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X线电算体层扫描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肾图及肾扫描)及超声检查等,尽可能找出致病原因以利于预防和治疗。
治疗肾盂肾炎在急性期应迅速控制感染,力求彻底治愈。治疗前应做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和菌落计数。在尿培养结果出来前应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或尿路消炎药。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如高热、恶心、呕吐等应静脉输液和给药,尽快控制感染和增加排尿量。应鼓励老年病人多饮水。急性期疗程至少持续7~10天。待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结果后,再针对性地选用有效杀菌药。慢性肾盂肾炎可根据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应用一个月。以后根据症状,尿常规检查及尿培养结果,每月定期用药,总疗程3~6个月。对老年人使用对肾毒性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等应慎重。
肾脏淀粉样变 是易发生在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一种嗜酸性透明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实体器官和结缔组织的疾病。目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慢性病增加,老年人淀粉样变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这种病变主要侵犯肾、心、肝、脾等器官。90岁以上老年人尸检中有淀粉样变者占90%以上。其中原发性淀粉样变约有1/3的病例累及肾脏,继发性淀粉样变则大部分累及肾脏。本病的诊断过去采用刚果红试验,因其假象多,现已不用。目前主要靠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但因其易出血故应慎重。在临床上尿中有蛋白及红细胞或出现肾病综合征时,结合老年人有慢性病史者要考虑本病。有肾病综合征者预后差,多死于肾功能衰竭和感染。治疗可试用强的松、苯丙酸氯芥、环磷酰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