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格障碍
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在老年期里一般特征有:
❶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例如,偏执怀疑、自我爱恋、被动性侵犯等。
❷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作是不应该的,而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
❸认为自己对别人不负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地偏袒与辩护。
❹在任何环境中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具有人格障碍的老人,由于其内心体验背离生活常情,外在行为违反社会准则,所以经常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给自己带来痛苦。但一般情况下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医疗、教育或惩罚措施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这类偏离常态的内心体验及行为模式。与精神疾病不同,后者是病理心理的表现;前者则是长期的个体心理特征的异常发展。原来人格发展正常,成年以后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格异常,称为人格改变,不属于人格障碍;由于脑部器质性病损所造成的人格异常,称为器质性人格综合症,也不属于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