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年人恶性肿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老年人恶性肿瘤 老年人恶性肿瘤人口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以往有明显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老年人恶性肿瘤有其特点。根据1973~1975年中国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的调查表明,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病死率不断升高,55岁以后各种恶性肿瘤分类中以胃、食道、宫颈、肝、肺、结肠等部位为主。恶性肿瘤死亡平均年龄为58.15岁,各类恶性肿瘤的死亡平均年龄如下表: 中国各种癌瘤患者死亡平均年龄表
可见大多数癌瘤好发于中老年。这是因为寿命延长,致癌因素作用于机体的时间长,而人体的免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弱,故癌瘤发病数随着寿命的延长而增加。有的材料表明65岁以后5年内发生癌瘤者为25岁以后5年内发生癌瘤者的50倍左右,说明老年人易患恶性肿瘤。 老年人恶性肿瘤有如下特点: ❶由于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免疫力降低,老年人易患多发癌,即一个人同时或先后患来自不同组织、器官、而又非转移而来的原发癌瘤、国外文献在一组3,535例65岁以上的尸检研究中,发现32.5%的患者有一个以上的癌。另一组报告日本的多发癌 (3次至5次癌) 340例分析中50~80岁即占84.7%。中国一组39,583例恶性肿瘤报告中发现有172例患多发癌,第一癌瘤发生在41岁以上者23例,占14.4%,第二癌瘤发生在41岁以上者有45例,占28.1%。 ❷老年人的癌转移较少。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老年癌患者未发生转移即已死亡;老年肿瘤发展缓慢;老年人病历叙述和记载不详等三个因素有关。 ❸年轻的癌瘤患者症状常为原发癌瘤的症状,而老年癌患者常与并发病的症状相混淆,易误诊。容易将老年人常有的衰弱、无力、食欲不振、全身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当作衰老表现而被忽视。 ❹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贫血常提示有潜在的癌瘤,如胃癌。老年人突然厌肉食可能为癌肿引起的食欲不振的一种表现。老年人常因患骨质疏松引起全身痛、或骨痛,应注意是否有骨髓瘤或骨转移癌。肌肉、神经痛特别是不定处的,不要简单地认为是“风湿痛”,应考虑到是癌性肌肉、神经症状,如肺的小细胞未分化癌就常有这样的肺外症状。老年人常有皮肤搔痒、特别在干燥季节,但如搔痒发生在颈、腋、会阴部且伴有色素沉着时,应注意是否有黑棘皮病,此病多伴有内脏的癌,特别是胃癌。如有皮肌炎的症状应检查内脏是否有癌瘤,如胃癌、子宫癌等。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或便秘,如伴有明显的无力,衰弱等要考虑肠道的癌瘤。对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大便潜血检查,如为阳性应作一步检查有无消化道癌瘤,特别是结肠癌可能用此简易方法早期发现。精神紊乱、神志不清不应仅考虑为脑动脉硬化,也要考虑到脑瘤或脑的转移癌。 ❺老年人就诊时多是简单地述说目前最明显的痛苦而不能系统地,周密地叙述自己的病史。医生在诊视时应经常想到老年人易患癌瘤,要考虑所申诉的症状是否与癌瘤有关。体检时除常规检查外,应作肛门指检,前列腺癌和直肠癌都容易为指诊所发现。对妇女应检查乳房及阴道指诊(包括阴道细胞学检查)。定期给老年人作常见癌瘤的普查是早期发现癌瘤的有效方法。 ❻治疗方案要结合老年人的并发病及整体情况来考虑。癌瘤的治疗应慎重衡量治疗的益处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对老年人癌瘤的手术治疗虽不应受年龄限制,但高龄老人作范围广泛的切除时应慎重。原发癌瘤即使已不能全部切除,也应尽可能多切除些,以减少瘤细胞数,有利于以后接受联合治疗如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其它治疗。老年肺癌给予放射治疗时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放射性肺炎及放疗后的肺纤维化会使老年人的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化学治疗所用的药物大多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及免疫力降低,故应用时对药物组合、给药方法和剂量要注意斟酌。 ☚ 老年人出血和凝血性疾病 老年人肺癌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