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实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实人 老实人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28年7月上海现代书局初版。收《老实人》、《一个妇女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 ☚ 海上迷宫 海上迷宫 ☛ 《老实人》《老实人》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作家伏尔泰(1694—1778)的哲理小说。写一个出身不明的青年“老实人”,他寄居男爵府邸,常听府上教师邦葛罗斯讲“玄学、神学、宇宙学”;邦葛罗斯认为世界是“尽善尽美”的。老实人对此虔信不疑。可是以后老实人所遭遇的一切经历皆与此不相符。他由于和男爵女儿居内贡相恋,被赶出府门,开始流浪生活。他在保加利亚被抓壮丁,后逃到荷兰,在那里见到邦葛罗斯,此人虽也受尽世间折磨,面目全非,但仍认为世界“尽善尽美”。二人同去里斯本,遇大地震,邦葛罗斯被宗教裁判所捉去。老实人遇居内贡,得知她全家在战乱中遇难,老实人为她报仇,杀人后匆忙逃走,到了一个黄金遍地,人人皆善的黄金国。他从那里得到大笔馈赠,但在回来找居内贡的途中遇劫,并又遭了许多磨难,见到了许许多多糜烂、堕落的社会现象。他终于明白,“尽善尽美”原是骗人的鬼话。此后他又流浪到佛尼市,见到已被生活折磨至奇丑的居内贡。老实人仍与之结了婚,在当地一个庄稼汉的指点下,在劳动中获得了安宁与幸福。 邦葛罗斯是宗教的狂热鼓吹者,他不断地传经布道,可是却不断地遇到与自己的宣传恰恰相反的现实,最后差点连命也送掉。他是封建宗教的牺牲品。老实人曾对封建宗教诚惶诚恐,深信不疑,然而经过无数的苦难后,他终于醒悟了,不再相信那骗人的说教,实实在在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幸福。通过这个人物,伏尔泰指出了当时法国人民的最好出路,嘲弄了为罪恶的社会现实贴金的乐观主义哲学(小说题目原本为《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小说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明快洗炼、具有强烈的讽刺性。英国诗人拜伦称赞伏尔泰的讽刺“简直像一阵风,随心所欲地飘刮,拔起了一切事物的根,有时教蠢材出丑,有时把皇座也震动”。 老实人 原文 晏元献公1为童子时,张文节2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3。适值4御试5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6,时天下无事,许臣寮7择胜燕8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9讲习。一日,选东宫官10,忽自中批11除12晏殊,执政13莫喻所因。次日进复14,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15,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16,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17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18,眷注19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20。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1.晏元献公:晏殊(991~1055),是北宋仁宗时期重要词人。 2.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时人。 3.阙下:指朝廷。 4.适值:恰巧遇到。 5.御试: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进士。 6.馆职:在史馆任职。 7.臣寮:下属的官员。 8.燕:通“宴”,用酒饭招待客人。 9.昆弟:指兄弟。 10.东宫官: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称东宫,东宫官,即专门辅佐太子 的官。 11.批:御批。 12.除:授官。 13.执政:宋代宰相和副宰相都称执政。 14.进复:进见,回复。 15.弥日继夕;昼夜不间断地。 16.质野:朴实,诚实。 17.须:应该,必须。 18.事:事奉。 19.眷注:宠爱,关注。 20.大用:重用。 释义 晏殊少年时是神童,张文节把他推荐给朝廷,于是,他就被召到了朝廷。正巧赶上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便让他参加考试。他一看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经作了此题,此题的草稿我还有呢,我请求换题。”皇上特别喜欢他的诚实。 等到在史馆任职时,天下太平,允许臣僚挑选游览胜地进行宴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个设席宴饮,以至于市面酒楼都成为他们游览宴饮的地方。晏殊这时因家境贫困不堪而不能成行,就与兄弟们一起读书。一天,挑选辅佐太子的官员,忽然从宫中下发真宗的御批,授官给晏殊,宰相和吏部等执政官员不明白皇帝这一决定的根据。转天他们进见真宗时才知道,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的臣僚,没有不游览宴饮的,而且是夜以继日,只有晏殊不出门,在家与兄弟读书。像这样谨慎忠厚,正可以做辅佐太子的东宫官。” 晏殊已经接受任命,皇上当面说明任用他为东宫官的原因。晏殊的话质朴老实,却说:“我并不是不喜欢宴游饮酒,只是因为我贫穷不可能参加;我如果有钱也应该前往,但没有钱就不能出席了。”皇上更加赏识他的诚实了,他又懂得为臣之道,皇上就更加深了对他的爱惜、重视。在仁宗朝时,晏殊终于被任命为宰相。 老实人 《老实人》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的一部哲理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德国男爵的养子冈狄德(意即“老实人”)起初相信家庭教师邦葛罗斯宣扬的“一切皆善”的哲学思想,后来由于爱上表妹居内贡而被驱逐出城堡,流浪欧洲,从此耳闻目睹了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狂热的宗教信仰、敲诈勒索的神甫和法官以及教会烧死活人的残暴。表妹居内贡小姐在全家被杀后,不幸沦为奴隶。残酷的现实使老实人认识到世界并不是他原来相信的那样美好,倒更像一个屠场。后来冈狄德救出了居内贡,与之结婚,在持尔考安家落户。小说结尾冈狄德虽然不再相信 “一切皆善” 的思想,但他依然相信进步,得出总结性的答案说:“种我们的园地要紧。”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和教会罪恶,批判了虚伪的乐观主义哲学。 ☚ 中国孤儿 萌芽 ☛ 老实人哲理小说。伏尔泰作。1759年发表。主人公老实人在法国男爵家里接受哲学家邦葛罗斯的教育,老师告诉他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后来老实人几经磨难,终于认识到世界并不完善。小说描写了一个政治清明的“黄金国”,寄托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老实人 老实人法国哲理小说。作者为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老实人》是一部一个主人公为中心的把一系列短篇故事联结在一起的中篇小说。1759年完成,小说的主人公无名无姓,只因为他性情和顺、心地善良又颇识是非,人们叫他“老实人”。他寄居在一个德国男爵家里,受哲学家邦葛罗斯的教育。邦葛罗斯是“一切皆善”学说的鼓吹者。老实人起初也相信这种说法,但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他因为和小姐居内贡自由恋爱被贵族偏见极深的男爵赶了出来。他和邦葛罗斯等人走遍了许多国家,历尽惊险和种种意外的波折。他被抓兵到军队因自由行动而遭毒打;在战场上,他看到两军互相屠杀、奸淫掠夺,惨无人道;在流浪中,他看见过当扒手的神甫和干敲诈勒索的法官。他的爱人居内贡全家在战火中被杀,自己被当作奴隶贩卖,最后成为一个相貌奇丑的洗衣妇。邦葛罗斯也烂掉了半拉鼻子,又受火刑,险些被烧死。经过这许多磨难,老实人终于认识到:如今“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啊!”这种结论,正代表着作家的感叹。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出色而辛辣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野蛮;国王们从中得利而给老百姓带来灾难的战祸,以及当时的伪科学、僧侣和上等社会的风气。小说还写了一个假想的政治清明、黄金遍地的奇异国土,这里也寄托了作家的理想世界。《老实人》中历险的情节和鲜明地加以发挥的哲学倾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作品中的境遇和人物均属虚构,目的是通过虚构的传奇故事影射讽刺现实,深刻地阐释作者的某一种哲理。小说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明快洗炼,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 伪君子 红与黑 ☛ 老实人honest pers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