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子按摩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子按摩法 老子按摩法古代养生法。是一套托名老子的动功锻炼方法。初见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后亦见于明高濂《遵生八笺》,唯高本改名为“太上混元按摩法”。全套包括捺髀捩身、捻髀扭肩、抱头扭腰、抱头托膝、曲腕挽肘、两手反捉、摩扭指、捺脚、捩足、振脚、推天托地、左右排山、捩脊等四十余节。 ☚ 自发动功 干浴 ☛ 老子按摩法 老子按摩法此按摩法据传出自老子。后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中。《太平广记》引《谭宾录》谓孙氏“有推步导养之术”。以后有称之为“太上混元按摩法”。(《遵生八笺》)
![]()
本功法习练方法如下: ❶两手按大腿,向左右扭转身体14至27次; ❷两手捻大腿,左右扭身14至27次; ❸两手抱头,左右扭腰14至27次; ❹左右摇头14至27次; ❺一手抱头,一手托膝,头膝曲折3次,左右同(见图2—1—12); ❻两手托头,举3次; ❼一手托头,一手托膝,从下向上托3次,左右同(见图2—1—13); ❽两手攀头向下,顿足3次; ❾两手相叉过头,左右各3次; ❿两手相叉,置手于胸前,来回推拉3次;(11)两手相叉,着心3次;(12)曲腕筑肋,挽肘,左右各3次(见图2—1—13);(13)左右拉,前后拔臂各3次;(14)舒手挽项,左右各3次;(15)反手着膝,另手拉肘后也放在膝上,左右各3次;(16)手摸肩,从上至下摸遍,左右手轮做;(17)两手握空拳互击3次;(18)外展内收手臂3次,双手亦3次;(19)两手相叉反复搅各7次;(20)摩扭指3次;(21)两手反摇3次;(22)两手反叉,上下扭肘多次,呼气10次;(23)两手上耸3次,再下顿3次;(24)两手相叉头上过,左右伸肋10次;(25)两手拳反背上,揩脊上下3次;(26)两手反捉,上下直脊3次;(27)双手掌下按,后将双腕内外振动3次;(28)双掌向前耸3次;(29)双掌两手相叉,交横3次;(30)双手横直,即耸3次。习练者若有手冷疾患,可以从上到下打,得热便止;(31)舒左脚,右手承之;右手撩脚,从上到下直脚3次,左右同;(32)前后扭转,左右扭转足各3次;(33)前后退、捩足、直脚,直脚各3次;(34)扭大腿3次;(35)内外振脚3次。若有脚冷者,打热便止;(36)扭大腿,随意做多少,后顿脚3次;(37)却退、直脚3次;(38)虎踞,左右扭肩3次;(39)托天托地,左右3次;(40)左右排山,负山拔木各3次;(41)舒手直前,顿伸手3次;(42)舒两手、两膝各3次;(43)舒脚直反,顿伸手3次;(44)扭转内脊、外脊各3次。 本功优点是从上到下活动肢体较为全面;缺点是全套节数较多,且动作不够具体,作用也未加说明。 ☚ 按摩健身法 天竺国按摩法 ☛ 老子按摩法 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是一套托名“老子”的动功锻炼方法,名为按摩,实为各种肢体的操作。初见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后有称为 “太上混元按摩法”(《遵生八笺》)的。本法全套节数较多,动作不够具体,未说明作用是其缺点。操作法: ☚ 五脏导引法 天竺国按摩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