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无助
对老人社会现象之一的称谓,有两层含义:一是主观上的含义,指老人的一种心理感觉。老人认为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不受人关怀,而又觉自身弱小,能力不足,由此产生无助的心理感觉。二是客观上的含义,指社会和家庭不关心老人生活,使老人生活处于一种孤苦无依的状态。老人无助是一种对老人身心健康有着极大伤害的社会不良现象,往往因为这种无助而使老年人产生痛苦、厌世和愤恨情绪,成为老人晚年生活抑郁的症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老人无助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至上、人情淡薄而结下的恶果。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社会良好风气的不断形成,社会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家庭与老人之间的关系都在一种和睦互爱的气氛中呈良性互动,老人无助只能是个别现象。当然,产生这种个别现象的原因各式各样,但总的来看是来自两方面:一是老人心理素质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家庭不断变动的环境;二是个别家庭亲属不关心老人生活,不善尽赡养老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