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摹瘗鹤铭端砚
清。长22厘米,宽15.4厘米,厚4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广东肇庆端石,质地精细温润。砚作长方形,通体磨光,未开砚堂;砚正面左下阴刻:“乾隆辛卯七夕覃溪摹并铭。”(覃溪即翁方纲)。右下刻阴文:“微臣属书”,上端是收藏者补刻篆文四言诗;两侧分别摹倪瓒、陆游题铭;背面缩摹瘗鹤铭。瘗鹤铭为江苏镇江焦山西麓著名的摩崖刻石,是脍炙人口的稀世名迹,为许多金石书法家所青睐,原石曾堕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捞出,后经周折,嵌在焦山碑林内的碑亭中。翁方纲(公元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同(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善考金石,喜书法,富藏书,间作印章,著有《两汉金石记》、《复初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