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翁应星乐府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翁应星乐府序 翁应星乐府序宋刘克庄撰。见于《后村先生大全集》(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清抄本)卷九七及《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翁应星在当时词名非著,因此作者此序有为其揄杨之意。作者评翁应星词云:“其说亭鄣堡戍间事,如荆卿之歌、渐离之筑也。及为闺情春怨之语,如鲁女之啸、文姬之弹也。至于酒酣耳热、忧时愤世之作,又如阮籍、唐衢之哭也。”这就是说,翁词有慷慨壮烈者,有哀怨悱恻者,有痛切忧愤者,其旋律不是单一,而是多重的,这样,所构成的便是一部五音繁会的乐章。作者认为,这表明翁氏气魄非凡,而在近世“唯辛、陆二公,有此气魄”。以辛弃疾与陆游相比况,正见出翁词每每唱出抗敌御侮、克复神州的时代强音,与辛词陆诗极为合拍。作为辛派词人,作者激赏翁词,这应当是主要原因。但作者并不认为翁词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序中又说:“长短句当使雪儿、啭春莺辈可歌,方是本色。范蜀公晚喜柳词,以为善形容太平。伊川见小晏‘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二句,笑曰:‘鬼语也。’噫! 此老先生亦怜才耶。余谓君当参取柳、晏诸人以和其声,不但词进,而君亦自此官达矣。”从这段话看,似乎在作者心目中,词以“和其声”为佳,只有“和其声”,才能“使雪儿、啭春莺辈可歌”,也才能不失词的本色。而翁词之短,正在于未能“和其声”。所以,作者建议翁氏参取善于“和其声”的“柳、晏诸人”。作者且指出,这样做,既有助于其词品的提高,也有利于其仕途的升迁。由此不难推知,作者尽管曾称许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却并不赞成无视词的音律节拍、但求辞达而已的做法。同时也可以推知,作者对前代词风婉约的“柳、晏诸人”非但没有鄙薄之意,相反倒十分钦佩他们的艺术造诣。此外,这段话中称伊川为“怜才”者,也值得注意。作者另有《汤野孙长短句跋》,其中两处提及“怜才”一词:“余谓坡、谷怜才者也,半山、伊川、莘老卫道者也。”此其一。“今诸公贵人,怜才者少,卫道者多,二君词虽上,如世不好何?”此其二。将“怜才”与“卫道”并举,乃为颂扬前者、抨击后者,这是无须怀疑的;但孰为怜才者、孰为卫道者,作者却并无定见。如伊川,在跋中被指为“卫道”者,在此序中则摇身一变为“怜才”者。这说明,作者仅仅意在吁请论者多“怜才”而少“卫道”,即少从卫道者的立场对词人作苛刻而又隔膜的批评。 ☚ 辛稼轩集序 黄孝迈长短句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