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工业Zhongguo bingqi gongyeordnance industry of China
中国研究、开发和生产常规兵器的工业。中国兵器工业主要由研制和生产坦克、装甲车、火炮、枪械、弹药、战术导弹、火药、炸药、光电观瞄和火控装置等常规兵器的科研与生产单位构成。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叶的洋务运动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元洞等人。到19世纪末,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和山东、四川、陕西等20多家兵工厂。清政府创办兵器工业的初始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在客观上也起到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并带动了中国的造船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1911辛亥革命,各地军阀先后扩建和新建了一些兵工厂,生产步枪、机枪和中小口径炮及弹药。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长期推行官僚买办政策,武器来源主要靠向外国采购,兵器工业发展甚微。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先后创建了一批兵工厂。最早的是1931年在江西兴国县官田镇创建的中央兵工厂,又称官田兵工厂,主要修理枪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察冀和冀鲁豫等各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一批兵工厂。解放战争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能制造手榴弹、地雷、步枪、中小口径炮及弹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兵器工业从仿制进入了自行研究设计的新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初步建成了能自行研究、设计和生产各种枪械、火炮、坦克、火箭、战术导弹、各种弹药、光电观瞄和火控装置的兵器工业体系。经过80年代的大调整后,中国兵器工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向着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新体制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