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傅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傅玄 【生卒】:公元217—278年 【介绍】: 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做过曹魏和西晋政权的官,被封为鹑觚(今甘肃灵台)男、鹑觚子等,著有《傅子》一百二十卷,已佚。 现有《傅子》、《傅鹑觚集》辑本多种。傅玄有许多值称述的治国理财思想。 他提出要以公治天下,指出“唯公然后可正天下”。 (《傅子·问政》)“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子·通志》)还指出,立公就要“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公道亡则礼教无所立,礼教无所立则刑赏不用情,刑赏不用情而下从之者,未之有也”。(《傅子·问政》)他还主张国家制订就业计划。 “为政之要,计入而置官、分人而授事,士农工商之分不可斯须(一刻)废也”。亟定其制,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足以副在官之吏;若干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 (《晋书·傅立引传》)他还主张让“冗散无事”的官参加农业生产,认为这样有三点好处,一是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和人民的负担;二是他们归农后,国家还可以“收其租税”,增加财政收入;三是他们自己也“家得其实”,并使“天下之谷可以无乏”。(同上)在赋税上,他提出了“至平”、“积俭”、“趣公”、“有常”的原则。他说黄帝之时,尽管赋役多,但由于“用之至平”、民虽“劳而不怨”。夏禹治水“天下乐尽其力而不敢辞劳,是由于贯彻了“俭而有节;所趣公(为公)”的原则。 (《傅子、平赋役》)还指出“度时宜而立制,量民以役赋,役赋有常,上无横求,则事事有储,而并兼之隙塞……则民必安矣”。(《傅子·安民》)傅玄还主张对称职的官重以爵禄,认为这是使吏治清明的先决条件。他说:“夫弃家门委身于公朝,荣不足以庇宗人,禄不足以济家室,骨肉怨于内,交党离于外,仁孝之道亏,名誉之利损,能守志而不移者,鲜矣”。 (《傅子重爵禄》)当时,政府的军政开支主要仰给于屯田收入,为了增加屯田收入,常是扩大屯田的耕地面积,他认为要增加屯田的收获量,“不务其多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为集约耕作比粗放耕作更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他还指出,屯田的征课率太高会打击屯田兵士的积极性,“人失其所,必不欢乐”、“有损弃之忧”,(《晋书·傅立传》)反而造成减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