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势power of colony;population of a colony蜂群中工蜂及子脾的数量状况。群势是衡量蜂群质量的主要标志,通常用强、中、弱表示。由于蜂群内蜜蜂个体的不断代换,蜂群的群势也处于不停地变化中。在温带地区,随着季节和蜜源的变化,群势在年周期中的消长规律大致如下图所示。 
蜂群群势年周期变化示意图 群势强弱标准表 单位: 框 蜂种 | 时 期 | 强 群 | 中等群 | 弱 群 | 蜂数 | 子脾数 | 蜂数 | 子脾数 | 蜂数 | 子脾数 | 西方 蜜蜂 | 早春繁殖期 夏季强盛期 冬前断子期 | >6 >16 >8 | >4 >10 — | 4~5 >10 6~7 | 3 >7 — | <3 <10 <5 | <3 <7 — | 中华 蜜蜂 | 早春繁殖期 夏季强盛期 冬前断子期 | >3 >10 >4 | >2 >6 >3 | >2 >5 >3 | >1 >3 >2 | <1 <5 <3 | <1 <3 <2 |
计量群势的单位有三种:❶框数。用目测计算,以巢脾两面布满蜜蜂而又不重叠为一框; ❷重量。对群内全部蜜蜂进行实际称量,以千克计; ❸个体数。通常以框数或重量换算;西方蜜蜂1千克约有4个标准框蜜蜂,每框约有2500只工蜂;中华蜜蜂1千克约有5框,每框约有2500只工蜂。在蜂群增殖季节,群内蜂子的数量是群势发展的潜力,测算群势时应予以计算。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衡量群势强弱的标准也不相同,在温带地区,习用标准如上表所示。 群势的强弱与饲养方式、管理技术水平、病敌为害程度、蜂种特性、蜂王质量以及蜜粉源条件等都有密切关系。养蜂者在检查蜂群时应该准确测算和记录群势,并根据群势变化,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便达到提高蜂群质量的目的。群势population of a beecolony蜂群内工蜂及子脾的数量状况。通常以框计。 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主要指蜂群中工蜂及子脾数量多寡而言。强群的工蜂数量在3—4万只以上,有较高的繁殖力和采集力。群势愈弱则生产力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