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支派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鲍阿斯是第一个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开辟道路的人。其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首先是鲍阿斯的学生萨丕尔,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核心人物是布龙菲尔德。1933年,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出版,在理论上正式宣告这一学派的诞生,《语言论》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在以后的30多年中成了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 萨丕尔与布龙菲尔德都深受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 赞同索绪尔对共时跟历时、 语言跟言语的严格区分, 并一致同意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共时性的语言上。 但是他们的语言观又有很大差别,由此分别形成了以萨丕尔为代表人物的观念主义语言学派和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人物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由于布龙菲尔德的理论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有巨大的影响, 所以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一词常用来指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总起来看,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具有以下特点: (a) 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 (b) 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c)在结构分析中,主要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 (d) 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e)建立语素音位。20世纪30到50年代,描写语言学派是美国语言学界的主流, 后来随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兴起, 再加上它本身的局限性, 在美国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 但它的结构分析方法已经相当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悠久传统的语言。 如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 (吕叔湘的译本题为 《汉语口语语法》) 就是应用这一方法来描写汉语。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支派之一。一般包括机构主义语言学派和观念主义语言学派。流行于美国。创始人为鲍阿斯(Franz Boas,1858—1942),主要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和萨丕尔。又因观念主义语言学派经沃尔夫发展后有独立成为人种语言学的趋势,故“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常指机构主义语言学派。参见“机构主义语言学派”、“观念主义语言学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