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的泛爱期meiguo you’eryuan defan’aiqi
是指1870~1890年以马萨诸塞州的佛罗里达地区为中心, 开展带有宗教改革和慈善事业色彩的幼儿园评价运动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教会利用幼儿教育事业作为赎罪的场所, 政界把它作为社会改良的一项事业,因而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这一时期与开拓期相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幼儿园教育职能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幼儿园成了教会进行宗教教育和传教活动的一个场所, 而且披上了面对社会下层开放的贫民救济事业的面纱。美国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教会是1877年俄亥俄州托利多的托里尼特教会, 他们把幼儿园当做教区内的一项事业。此后,教会幼儿园发展得很迅速。教会利用幼儿教育事业进行宗教教育, 最初并未见成效, 后来随着对幼儿教育运动的作用以及教师培训事业认识的提高, 幼儿教育被作为教会的传道政策之一而受到重视。在进行基督教的传道方面,幼儿教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会幼儿园兴起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幼儿教育成为面对一般国民、谋求社会改良的一种贫民救济事业。到19世纪末,幼儿教育运动成了广泛的社会改良事业之一, 努力从各方面开展泛爱主义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的使命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 以保护未成年的幼儿不受现实生活中不道德、不良现象的影响,进而使幼儿教育成为积极促进社会改良和改善平民福利状况的手段之一。1880年以后出现了大批免费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