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美国左翼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美国左翼文学

美国左翼文学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无产阶级文学,是当时美国文学的主要潮流。美国左翼文学继承德莱塞、辛克莱的现实主义和批判精神,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抗议文学,因为它是十月革命影响之下产生的,是一种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崭新文学、其影响一直延续到50年代。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访苏归来,写出了 《震撼世界的十日》。在他的带动下,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先后创办刊物 《解放者》 (1918—1924)、《工人月刊》 (1924—1926)、《新群众》(1926—1948) 等,接受美国共产党和第三国际指导,成为左翼文学的组织者。20世纪20年代,以上述期刊为中心,开展了初期的左翼文艺评论。1921年,高尔德发表 《论无产阶级艺术》 一文,提出建立 “工人阶级的战斗文学”。卡尔费顿也主张 “现实主义形式、广泛的社会内容和集体意识” 相结合的新文学。他们还批评了当时美国文学界盛行的无政府主义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20世纪20年代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出现了乔万尼蒂歌颂列宁和红军的诗篇,同时伊斯特曼的小说 《冒险》 (1927) 和史沫特莱的 《大地的女儿》 (1929) 则较早地反映了青年转向革命的过程。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作家纷纷向左转,接着出现了许多全国性的左翼文化团体,如 “约翰·里德俱乐部”、“工人戏剧联盟”、“图书同盟”、“工人实验剧院” 等。左翼文学刊物有 《铁钻》、《熔炉》、《左翼阵线》、《新军》 等十余种,影响较大的自由派杂志如 《新共和》、《民族》 等也向左转,成为同路人杂志。老作家德莱塞和斯蒂芬斯热情赞助,并推动中间派作家向左转变。多斯·帕索斯、威尔逊·费兰克孜利等有声望的作家参加了 “保卫政治犯全国委员会”、“职业作家支持美共竞选同盟” 的活动。1935年4月,经 “约翰·里德俱乐部” 倡议,第一次美国作家代表大会召开,成立 “美国作家联盟”,接受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领导。高尔德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没有钱的犹太人》 (1930) 首次以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作主题。马尔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潜流》 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美国共产党员的形象,揭露了法西斯势力的罪恶活动。工人作家坎特韦尔的小说《丰饶的土地》 (1934)、康罗伊的小说《无产者》 (1933) 和罗斯的小说 《称它为睡眠》 (1935) 是无产阶级作家写无产阶级的代表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左翼文学运动一手培养起来的黑人作家赖特,以他的短篇集 《汤姆大叔的孩子们》 (1938)和长篇小说 《土生子》 (1940) 深刻揭露了种族歧视的恶果,表达了黑人群众要求斗争的怒火,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还有许多著名作家以他们优秀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的斗争,扩大了左翼文学的行列。斯坦贝克的 《愤怒的葡萄》 (1939) 写一户俄克拉何马州的佃农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长途跋涉到西部去谋求生路,到加利福尼亚后又落入庄园主的罗网,最后奋起反抗,参加摘果工人的斗争。这部小说被誉为30年代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多斯·帕索斯的 《美国三部曲》,包括 《北纬四十二度》 (1930)、《一九一九》 (1932) 和 《赚大钱》 (1936) 三部小说,规模宏大,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光十色、瞬息万变的美国社会。法雷尔的 《斯塔兹·朗尼根》 三部曲,包括 《少年朗尼根》 (1932)、《朗尼根的青年时代》 (1934)、《最后审判日》(1935) 三部小说,写芝加哥的都市环境如何腐蚀一个爱尔兰裔青年的身心。安德森的 《无可挽救》 和考德威尔的一些短篇小说也是这样的揭露美国社会畸形病态的作品。1932年,“工人戏剧联盟” 成立,与其它进步戏剧团体合作,多次举行 “新戏剧之夜” 大会演,推出相当多的左翼新剧目,如马尔兹 (和斯克拉合写) 的 《和平临大地》 (1933)、《黑矿井》 (1935)、《小兵希克斯》 (1936)、劳森的 《进行曲》(1936)、布兰克福和高尔德合写的 《战斗之歌》 (1936)、皮得斯和斯克拉的 《码头工人》 (1934)、欧文·肖的 《埋葬死者》(1936) 和奥德兹的 《等待老左》 (1935)等。左翼诗人高尔德、施奈德和费林等人在这一时期写了许多满含革命激情的作品,1933年出版了诗集 《我们积聚力量》。许多著名诗人的诗集也体现了当时的进步倾向,如木斯的 《新的歌》 (1937)和桑德堡的 《人民,对》 (1936)。
左翼报告文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斯皮瓦克等著名记者,大量工人通讯员成长起来,及时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斯特朗、库尼兹和史沫特莱等名记者足迹遍布欧、亚,把美国左翼文学运动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联系起来。1930年9月,高尔德在 《新群众》 上提出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 的定义。希克斯的 《批评的危机》 (1933)、《革命与小说》 (1934) 等文章具体地规定了 “马克思主义小说” 的政治和艺术标准。希克斯的 《伟大的传统》 (1933)、卡尔弗特的 《美国文学的解释》 (1932) 和布莱克的 《美国戏剧的觉醒》 (1935) 等文,表明这一时期左翼批评家试图运用马列主义解释美国文学历史和现状所作的努力。
30年代后期,左翼文学队伍开始分化,但是作家联盟仍以反法西斯为主题。自1936年至1941年相继召开第2、3、4次全国作家大会后,吸收布鲁克斯、考德威尔、辛克莱、帕克等著名作家入盟,派海明威率领美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西班牙,并为林肯支队选送志愿军战士。左翼剧团陆续上演刘易斯的 《不能在这里发生》(1936)、海尔曼的 《守望莱茵河》 (1941)和海明威的 《第五纵队》 (1938) 等反法西斯名剧。这时出现的反法西斯小说有马尔兹的 《十字奖章与箭矢》 (1944)、海明威的 《丧钟为谁而鸣?》 (1940) 和斯坦贝克的 《月落》 (1942),还有麦克利什的诗剧 《城市的陷落》 (1937)。战后,左翼文学活动渐趋沉寂。但仍有不少进步作家写出许多优秀作品,如萨克斯顿的 《大中西铁路》、布朗的 《铁城》、博诺斯基的 《燃烧的山谷》 和马尔兹的 《短促生命中漫长的一天》。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由于主客观的各种原因,长达40年之久的美国左翼文学活动进入了尾声。

☚ 批判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

美国左翼文学

又称“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约翰·里德带动下美国国内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先后创办《解放者》(1918—1924)、《工人月刊》(1924—1926)、《新群众》等刊物,成为左翼文学的组织者。当时的文学,继承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要求改变资本主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左翼文学运动发展迅速,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先后出现“约翰·里德俱乐部”、“工人戏剧联盟”和“图书同盟”等全国性规模的左翼文学团体。发表了《没有钱的犹太人》、《潜流》、《丰饶的土地》、《无产者》等一批作品。随着“大萧条”趋向缓和,左翼文学队伍出现分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有声望的作家投身反法西斯斗争,创作出《守望莱茵河》、《第五纵队》等反法西斯名剧。五十年代趋于沉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