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署Shǔ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山西之晋城、浙江之余姚、广西之荔浦、云南之江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奇姓通》亦收载。《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署氏,本御姓国。”此以国为氏。汉代有署奎。

署shǔ

❶官署。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張衡《西京賦》:“次有天祿、石渠,校文之處,重以虎威章溝,嚴更之署。”
❷安排,布置。《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悉徵靈圉而選之兮,部署眾神於搖光。”《史記》作“部乘”。《後漢書》班固《西都賦》:“種别群分,部曲有署。”

旧时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这里当“任职”讲。

☚ 克日   沙汰 ☛

读音sh·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常恕切,去,御韵。
❶部署;布置。
❷官署。
❸题名;题字;署名。

上一条: 下一条:
{}6569见「署霉」

署shu

❶布置,安排。《汉书·高帝纪》:“部~诸将。”
❷衙门,官吏办事的场所。《新唐书·李程传》:“学士入~常视日影为候。”(候:时间。)
❸代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左将军府事。”(将军:率领军队。)
❹签名。《汉书·苏武传》:“~其官爵姓名。”

署shǔ

❶布置;安排
 △ 部~。
❷办理公务的机构
 △ 新闻出版总~。
❸签名
 △ 签~。
【注意】跟“暑”不同。

❶办公的地方:专~︱行(xing)~︱官~︱公~丨总~。
❷布置;安排:部~。
❸签名:~名︱签~。
❹暂时代理官职:~理。

署shǔ

❶ 布置,安排:部署。
❷ 办理公务的地方:官署。
❸ 代理或暂任某个官职:暂署│署理。
❹ 签名,题名:签署│署名。

(1次) 布置安排。选~众神以并毂《远》

署shǔ

安排,部署。《说文 · 网部》:“署,部署。各有所网署也。”《远游》:“选署众神以并毂。”洪兴祖补注:“署,置也。《大人赋》曰:‘悉征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于摇光。’”

署shu

署理1 署名 部署 公署 官署 警署 签署 行(xing)署专署 海关总署 专员公署 总体部署

(反)寒

署shǔ

署理;代理(职务):家人奉命,赶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便在吏部打听得贾政并无处分,惟将~太平县的这位老爷革职。即写了禀帖,安慰了贾政,然后住着等信。(一○○·1280)

署shǔ

〖动词〗
签注,题写(2)。《冯煖客孟尝君》:冯煖署曰:“能”。——冯煖签注说:“能”。《高帝求贤诏》: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送他到相国府,题写他的经历,状貌年龄。

署shǔ

❶ 部署,安排。《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众神以并毂。”《史记·淮阴侯列传》:“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已定。”
❷ 办理公务的机关,官署,衙门。《国语·鲁语上》:“今有司来命易臣之~与其车服。”(易:改变。)《新唐书·李程传》:“学士入~,常视日影为候。”
❸ 代理,暂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左将军府事。”《明史·海瑞传》:“~南平教谕。”
❹ 签名,书写。《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能。’”《汉书·苏武传》:“~其官爵姓名。”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第一。”

*shu

CAF0
❶办公的处所:警察~/行政公~。
❷布置:部~。
❸签名:~名/签~文件。
❹代理某一职务:~理。

旧政府机关

旧政府机关

辕(辕垣;辕门) 署(署府;云署;解署;节署;曹署) 衙(衙门;衙府;衙署;官衙) 牙(牙门;牙署;牙阖) 庭(庭阁)府(~司;府朝;府署;府室;府馆;府廨) 局(局子;局署;官局;曹局) 廨(廨署;官廨;公廨) 司 邸 官(官署;官府;官厅;官司;官家;官衙;官寺;官室;官廷;授~厅) (署)理所 馆舍 门馆 讼阁
古代官署名称:监(国子~) 院 台(~阁) 省(尚书~) 礼部 青官 春官 柏署 柏府 栢府 御史台御史府 四方馆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枢幄 枢密院
中枢官署的统称:枢密 枢掖
衙门里,官府里:官里
各官署:庶司
军司马的官署:霜府
中央权力机关:枢轴
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 议幕 宾幕
营帐,幕府:露幕
起草文书、参与谋议的幕府:计幕
官吏办事机关:官曹
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铅部
清末内阁及各部所设掌理政务之机关:
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等事务的官署:计司
古代掌管财赋会计的官署:计曹
宋代管理财经事务机关的别称:计省 计台 计枢
古代地方上将帅的官衙:
将帅的府署:军府
古代将帅的府署:幕(幕府;阃幕)
地方长官的官衙:阃署
郡守的官署:郡府 郡廨
词臣的官署:词垣
机要的官署:机衡
警察机关:警所
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
古代司法官署:法曹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刑部 宪部
明代特务机关:厂(厂卫;西厂)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闲曹冷局

☚ 国家行政机关   朝廷 ☛

军事场所

军事场所

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教场 教军场
警戒分队或哨兵所在的场所:哨(~位;前~;游~;暗~) 署
设在关隘上的哨所:关所
设在边境或要道的哨所:哨卡
古代边境的哨所:警候
站岗放哨的位置:岗哨
警戒的岗哨:警岗
军队防守的长条地带:防线
疆土辽阔,防线坚固无比:金城千里
重兵防守处:钉子
两军交战的场所:阵(阵场) 战场 沙场疆场(战死~) 兵场 杀场血场 斗场 矢石之间
讨贼的战场:贼场
战场的中心:垓心(困在~)
双方军队作战时的接触线:战线(扩大~)阵线

另见:军队 官兵 驻扎 警戒 武器

☚ 军事场所   阵地 ☛

暂时代理

暂时代理

权摄 假赞理
暂代县令:假令
暂理空缺官员:摄空
暂代非正式任命的官员:摄官
暂时代理其职:权假
某官职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署(署理)
 署理官职:署职
 治理,署理:理算
职位空缺暂由自己代理:摄官承乏 承乏摄官
暂时代理职权:假摄
由他官暂代其职:署缺
暂时代理或充任其职:权署
正式任命官职前暂代:假署

☚ 代理   代行 ☛

签署

签署


签名,签署:
在文书上签署:画本
在文件末尾签署:署尾
双方共同签署:会签
签署文书担保:具保
(在文件、条约或凭证上签字:签署)

☚ 签字   记录1 ☛

任命

任命

授 命 召拜 册立(~为官)
任命官职:除 授(授官) 命官 拜署
授官任命:授任
对地方行政长官(多指县令)的任命:百里之任 百里之寄
任命官长:授正
任命使者:命使
任命将帅:命帅 登坛拜将 登台拜将 拜将登坛 拜将筑坛
被任命为宰相:拜相 瓯金 爰立
皇帝任命:睿命
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讠于
皇帝下诏任命:诏选
谀称皇帝任命:荣命
选派任命:简任 简命
选拔任命:铨授
首先选择任命:首简
授任,任命:受任
委任,任命:署 委命
当面任命:面命 面授
提升任命:升任
经过铨选任命:选命
重新被起用任命:起除
奏请任命出缺官职:题缺
奏准任命:题授
正式任命:正授
代理官员的正式任命:拟正
新的任命:新命
非正式任命:摄试
特别任命:特命
(下命令委派职务:任命)

另见:授职 委任 上任 做官

☚ 起用   上任 ☛

〖署〗 粵 cyu5〔柱〕普 shǔ

❶ 部署,安排。許慎《說文解字》:「〜,部〜。」班固《漢書.高帝紀》:「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諸將。」(說:通「悅」,喜悅。信:指韓信。)
❷ 官署,衙門,官吏辦公的地方。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抵〜甫六日,聞舟山失守。」(甫:剛剛。)
❸ 署理,代理,暫任。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左將軍府事。」
❹ 簽署,簽名,題寫。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呈卷,即面〜第一。」(面:當面。)

署shǔ

❶办公的地方。如:行政公署。
❷布置。如:部署下阶段的工作。
❸签名。如:署名,签署文件。
❹暂时代理。如:署理。

署shǔ

Ⅰ  (办公的处所) a government office; office: 专员公 ~ prefectural commissioner's office; 行 ~ administrative office (within a province) Ⅱ  ❶ (布置) make arrangements for; arrange: 部 ~ 春耕生产 make arrangements for the spring ploughing
❷ (署理) handle by proxy; act as deputy: ~ 理部务 handle the ministry's affairs during the minister's absence
❸ (签; 题) sign; put one's signature to: 签 ~ 协定 sign an agreement
◆署理 handle by proxy; act as deputy;
署名 sign; put one's signature to; sign one's name; signature; affix one's name to

署shǔ

1、官署,官员的办公处。如东汉的黄门署、画室署、玉堂署、丙署、中宫署等。见《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百官四·太仆》。 2、摄官,即代理、暂任某官;或征辟授官。如署、署理、兼署等。《后汉书·范滂传》:"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❶官署。秦汉以降,很多官府名之为署,如五官署、陵署。

❷指代理或暂任某项官职。

(1)官署名。汉代于宫廷置画室等署,掌宫内事务。北齐以后,诸寺、诸监所属都有署。北洋政府时为中央行政机关之一种,如航空署。后与海军署、陆军署俱并入军事部,改为部的下属机关,署下分设各司。国民党政府时期军政部也以署统司,有的部以署为附属单位,署、司并列,但署的地位高于司,如《财政部组织法》是先举出关务、税务、国库等署,然后再及各司。国库署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成立以前,财政部本有国库司,财政部提议改设为署,上行政院的呈文中说“查自《公库法》公布施行日期已渐迫近,为执行该法所规定之事务,异常繁杂,实有将本部原有国库司扩充改组为国库署之必要。”有的署为行政院直属机关,如卫生署,其地位仅略低干部。(2)官员任用类别之一。署与摄相近,是暂时署理的一种委任。如汉末孙坚少时被郡府召署假尉,三国蜀先主刘备定蜀后以军师将军诸葛亮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南朝宋张邵转太尉参军署长流贼曹,均属此种署理委任。

金文;篆shǔ

[罒(意符) + 者(聲符)→署(《説文》:“署,部署也,各有所网屬也。從网,者聲。”署:張網布置。狩獵捕魚前的準備〈部署〉。因爲每天都要處理上面來的公文,引申爲官員辦公的處所〈專署〉。檔上以有官員簽字方爲有效〈署名〉,後泛指一般人的簽名。)]
[東漢]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大説(悅),遂聽信(韓信)策,部署諸將。”

*shǔ

(13画)

【提示】上面是罒,不是曰,不要错写成暑。罒,第四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日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署shǔ

13画 罒部 
(1) 布置;安排: 部~。
(2) 办理公务的机关: 官~|公~|海关总~。
(3) 〈书〉 旧指代理;暂任官职: ~理|~事|兼~。
(4) 签名;题写: ~名|签~。

署shǔ

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罒(网),者声。音变如者暑薯曙例。由于从网,有部署,布置义。撒网需部署、布置。组词如:部署。转为名词,指办公处所。引申指暂代。如:署理。又指签名,题字。如:署名|签署。

署★常◎常


shǔ形声,从罒(网),者声,本义为布置、安排,引申为官署(官员办理公务的处所)、代理(官职)、签(名)或题(字)等。
【辨析】
❶以“署”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hǔ:曙、薯。
❷署/暑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署”用于“部署”“官署”,“暑”用于“暑热”“寒暑”。
❸用于“署理、署名、部署、签署”等,台湾读sh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