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西汉初年,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文、景时期,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道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武帝即位时,历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儒家的春秋大—统思想、仁义思想及君臣伦理观念,又恰恰与汉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成为此后2000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其时代的特点。董仲舒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而法家思想实际上支持着他的统治。这种统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措施。西汉前期,统治者倡导黄老之术。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为适应政治上加强集权的需要,希望能有一种相应的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皇权的理论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即,以儒家学说作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凡不在儒学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一概禁绝。董仲舒还建议在长安兴太学,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又建议为博士官置子弟50人,成绩优良者补为郎中、文学、掌故。这些都得到汉武帝的批准。从此,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的重要条件,儒学则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但实际上,汉武帝是儒法并用,兼取各种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主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