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赎fā shú惩罚赔偿。 (例)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 如稍有些尪赢,还要见责; 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四·45·) 赎罪 赎罪以财物赎罪:赎刑 花钱赎罪:买免 以资财入官赎罪或立功以赎罪:自赎 出钱赎罪:出货 罚金赎罪:罚赎 以金钱赎罪:罚(金罚) 纳银赎罪:纳赎 改过赎罪:湔贷 建立功劳以抵消所犯的罪过:立功赎罪 建功赎罪 图效自赎 图功自赎 立功自赎 立功自效 罪以功除 立功赎过 要求被赦免罪过的人立功赎罪:赦罪责功 用功劳来抵偿罪过:将功赎罪 将功恕罪将功折罪 用功劳抵消罪过:以功赎罪 以功折罪 在承担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戴罪立功 戴罪图功 带罪立功 带罪图功 从死罪中赎出:买死 (用钱物赎免罪行:赎罪)
另见:钱财 抵罪 ☚ 赎回 军事工作 ☛ 罚赎用财物赎罪的刑罚制度。始于夏朝,一直沿用至明清。《尚书·吕刑》:“穆王训夏赎刑。”《尚书·舜典》:“金作赎刑。”注:“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其适用范围历代有所不同。《尚书·吕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即墨、劓、剕、宫、大辟,只要是疑罪,都可以赎。秦律规定,黥、耐、迁、鬼薪、鋈足、宫、死,都可以赎。适用的范围因罪犯的身份有所不同。赎罪财物因时而异,有金、银、铜、钱、绢、盾、甲、粟、牛、马或其他杂物。另外也可用官爵、劳役等来赎取应受的刑罚。明代的赎刑分“律赎”,即律文规定的收赎和“例赎”即条例规定的纳赎两种。清代赎刑分纳赎、收赎、赎罪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