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荣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罗荣桓1902—1963

湖南衡山人
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代理师长,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
原名:慎镇
字:雅怀
号:宗人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


无产阶级革命家、元帅。湖南衡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同年参加鄂南暴动。后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连、营、纵队党代表。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江西军区和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委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学院院长等职。1954年主持制订《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系统地总结了我军政治工作经验。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在党的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人民代表。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病逝。

罗荣桓

罗亦农罗荣桓的资料 北京工业大学理论组等编印
怀念罗荣桓同志
罗荣桓的故事
中共衡东县宣传部
白 刃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202页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5月版161
在战斗中成长的罗荣桓黄 瑶战士出版社1983年版269页,解放军出版
社1983年12月2版314页
罗荣桓
罗荣桓在山东
怀念罗荣桓同志
学习罗帅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王卓明
李维民 潘天嘉
傅 钟
萧 华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228页
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366页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9日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0日

悼念罗荣桓同志
悼罗荣桓同志
挽罗荣桓元帅
悼罗荣桓同志
在公祭罗荣桓同志的仪式上邓小平同志的悼词
叶剑英
徐向前
郭沫若
朱 德
解放日报1963年12月20日
解放日报1963年12月22日
解放日报1963年12月22日
解放日报1963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3日,新华月报
1964年1期
我们总政的好主任罗荣桓同志总政治部理论组解放军报1978年7月29日,新华月报
1978年8期
数十年如一日的共产主义战士——纪念罗荣桓
同志
罗瑞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78年8月12日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事迹片断江 川济南日报1978年12月17日
罗荣桓与政治学院
罗荣桓同志的躺椅
李小蓉小 曲解放军报1979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1981年5月14日
林月琴同志谈罗帅二三事潘天嘉湖南日报1981年7月8日
罗荣桓生平活动年表
元帅的遗产
和谷岩解放军报1981年7月10日
解放军报1981年11月24日
罗荣桓的“辞职书”
罗荣桓同志动员老干部休息的一件事
与罗帅在天津度过的日子
“纸上谈兵”惊敌胆——忆罗荣桓同志
罗荣桓刀下救人
陈肇庆
罗法善
林月琴
刘 钧
人民日报1982年3月15日
人民日报1982年4月8日
天津日报1984年7月29日
长江日报1984年8月1日
文汇报1985年12月28日
沂蒙山上——罗荣桓同志故事两篇
不尽的怀念——回忆我的父亲罗荣桓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革命斗争记事
高贵的品德——回忆罗荣桓元帅在抗日战争中
的几个小故事
白 刃
罗北捷
王继春
樊文烈口述 宫
强整理
山东文艺1978年8期
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期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1期
芳草1980年9期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郭坚化星火燎原1981年5期,中共六十年纪念文
选第408页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罗荣桓同志在山西敌后
罗帅在鲁南二三事
我的良师罗荣桓同志
李维民
于化琪
萧 华
星火燎原1981年6期
山东文学1981年7期
星火燎原1982年2期,戎马春秋第1页,
艰苦岁月第63页
罗政委二三事
罗荣桓军事活动大事摘要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指挥艺
孔庆沛
《罗荣桓传》编写组
尹 健
今昔谈1982年3期
星火燎原1982年4期
东岳论丛1982年5期
光辉的足迹——罗荣桓同志在山东
罗荣桓同志过草地
罗荣桓传略
赵延庆
黄 瑶
东岳论丛1982年5期
星火燎原1983年4期
党史通讯1984年11期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大反攻的日子里
罗荣桓在辽沈战役中(上、下)
罗荣桓在山东
湖西脱难忆罗帅
祝寿·牵线·严己——忆罗荣桓同志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同志在鲁南二三事
罗荣桓
潘天嘉
杨国庆
李维民
梁兴初
王德胜
关国煊
王晓钟
星火燎原编辑部
于化琪
黎 牧
军事史林1985年试刊号
星火燎原1985年1、2期
*传记文学1985年2期
星火燎原1985年2期
星火燎原1985年3期
*传记文学1985年47卷5期
一九五五年授衔的元帅大将上将第13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1集第12页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9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40页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年谱(初稿)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传》编写组
张敏孝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03页
中共党史资料(6)第173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98页

罗荣桓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2集第146页
罗帅的大学生涯
和罗荣桓同志相处的日子里
李维民
彭畏三口述 孔庆
沛整理
红旗飘飘(28)第125页
征途第212页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同志在山东领导对旧军队的改造工作
罗荣桓(1902—1963)
陈 涛 周林宝
王振乾
将帅录第71页
革命回忆录第8集第58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第499页

罗荣桓

回忆罗荣桓《罗荣桓传》编写组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657页
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元帅纪事
罗荣桓传
罗荣桓
刘 汉等编写
白 刃
黄 瑶等撰
梁 汉编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965页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362页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673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97页
岁荣桓黄 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58页昆仑出
版社1999年版191页
中国元帅罗荣桓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上、下)
朱德同志悼念罗荣桓同志
在罗荣桓同志追悼会上柯庆施同志的悼词
在追悼罗荣桓同志的大会上王恩茂同志的讲话
省市各界沉痛悼念罗荣桓同志——中共湖南省
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主祭并致悼词
黄 瑶
李庚辰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731页
长征出版社2000年版2册
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1日
解放日报1963年12月22日
新疆日报1963年12月22日
新湖南报1963年12月23口
罗荣桓同志生平活动简表(1902—1963) 湖南党史通讯1985年12期
五大元帅的爱情生活
忆荣桓
罗帅青少年时期在湖北的革命活动追忆
罗荣桓与山东抗日根据地
忆罗荣桓元帅
胡家模
林月琴
黄 瑶
李晓波
白 刃
名人传记1986年5期
中国老年1986年7期
湖北党史通讯1987年4期
党史研究1987年4期
昆仑1988年6期
多为革命做点有益的事情——罗荣桓在东北解
放战争年代
林月琴共产党员1988年11期
罗荣桓与林彪的斗争白 刃文汇月刊1989年9期
罗荣桓的军事理论概述
罗荣桓
刘 汉 李维民
李 圭
军事历史1990年5期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32卷第1页

罗荣桓元帅大型生平画册出版
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诞辰九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
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43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271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19页
罗荣桓(1902—1963)廖国良 田园乐编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455页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
范济国
《毛泽东交往百人
丛书》编委会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218页
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第238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1902—1963)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京 声 溪 泉
李 圭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58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594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34页
解放军将领传第四集第103页

罗荣桓

中国军事家。元帅。1902年11月26日生,1963年12月16日去世。1919~1927年先后在长沙中学、青岛大学、武昌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5)、秋收起义(1927)。主要担任红4军连、营、纵队党代表,第4军政委,红1军团、红8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华中军区第一政委。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4月任总政治部主任,1954年6月任军委副主席。1952年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任院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罗荣桓

172 罗荣桓1902—1963

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湖南衡山人,字雅怀,号宗人。1927年4月,在武昌中山大学学习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所部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特务连党代表,率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营、纵队党代表。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时,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1934年,获红星奖章。参加长征后,参加了东征,后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初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率山东部队6万余人进军东北。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4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兼华中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7届中央委员、第8届政治局委员,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 徐向前   陈赓 ☛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Luoronghuan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湖南衡山(今衡东)人。生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1月26日。曾在青岛大学和武昌中山大学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 徐向前   刘志丹 ☛

罗荣桓1902—1963

湖南衡山(今衡东)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政委、八路军115师政委、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共七大、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63年12月在北京病逝。参见“军事”中的“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

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参与指挥过著名的平型关、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

衡山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旋上井冈山。1930年后,历任纵队政委,红四军政委,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后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师长兼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中共山东分局书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委,东北民主联军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次年,筹建解放军政治学院,并任院长。同年获元帅军衔。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59年起,任中央军委民兵工作组组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

☚ 罗学瓒   罗健夫 ☛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

衡东县人。1926年青岛大学工科预科毕业。1927年5月加入共青团,不久加入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赴鄂南从事农民运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后,任纵队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委员、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在鲁西、鲁南、滨海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3年后,历任第一一五师代理师长兼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在中共七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8月,率部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委、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参加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检察署检察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为解放军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书记。次年,筹建解放军政治学院,并任院长。同年获元帅军衔。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59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民兵工作组组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为民兵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 雷锋   周震鳞 ☛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湖南衡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鄂南暴动和秋收起义,先后任连、营、纵队党代表。1930年起历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江西军区、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后任政治委员。1938年底与陈光率一一五师师部及主力一部挺进山东,于1939年3月初到达鲁西地区,首战郓城樊坝,歼伪军一个团,开辟了运(河)西地区。3月中旬,东进泰(山)西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任鲁西军政委员会书记。8月2日,指挥一一五师部队在梁山歼灭日军一个大队300余人。9月,率部抵鲁南,创建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他一到鲁南,就着手抓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工作,从上到下建起了一整套抗日民主政权。他对各种地方实力派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各派的政治表现,分别采取团结、争取、孤立或打击的不同策略,使鲁南的抗日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他还非常重视搞好与东北军的关系,对于学忠和沈鸿烈采取不同的方针。1940年2月,指挥白彦战斗,打退日军3次进犯,从而巩固了鲁南根据地,并为向天宝山区发展创造了条件。1941年1月率师部及教二旅主力东进郯(城)马(头)及赣榆地区,巩固和扩大滨海抗日根据地。同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1943年3月,山东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同年9月任山东分局书记。他提出的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和翻边战术等原则,在粉碎日伪军“扫荡”、“蚕食”、封锁的斗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还十分重视对伪军的瓦解工作,争取多股伪军起义。1945年8月,他指挥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分兵5路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大反攻,取得了巨大胜利。抗战胜利后,率山东军区主力6万余人挺进东北。

☚ 明朝饥民大起义   罗炳辉 ☛

罗荣桓1902—1963

原名慎镇,又名雅怀、宗人。湖南衡山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鄂南暴动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途中,任红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人民解放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3年12月在北京病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