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1933年在德国出生,1946年加入美国国籍。1956年获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任教。196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授。主要著作有《实验者在行为研究中的影响》(1966)、《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1968年,合著)等。以与雅可布森(L.Jacobson)共同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而闻名,即人的期望可以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罗森塔尔1922—Abraham Michael Rosenthal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新闻编辑。生于加拿大。1926年随家迁居美国。1951年入美国籍。1944年毕业于纽约市社会科学院,1974年获该院法学博士学位。1944年供职《纽约时报》。1946—1954年任《纽约时报》驻联合国记者。后在印度(1954—1958)、华沙(1958—1959)、日内瓦(1960—1961)、东京(1961—1963)当记者。1963年起为《纽约时报》城市新闻编辑、助理编辑主任、副编辑主任(1968—1969)、编辑主任(1969—1977)。1977年起为《纽约时报》执行主编。1960年获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 罗森塔尔1931~Robert Rosenthal美国德裔教育心理学家,生于德国吉森。1946年入美国籍。先后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士(1953)、博士( 1956)学位。先留校任教,后又执教于俄亥俄大学和北达科他大学。因其论证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时常影响着心理学家本身的工作而引起关注和争论,于1962年(29岁)时被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聘为教授。此后更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1968年与雅克布森提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教师期望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尽管这一研究结果一直有争论,但对理解教师期望的价值及其形成的机制、树立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态度是颇为有益的。197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著有《实验者在行为研究中的影响》(1976)、《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智慧发展》(与雅克布森合著,196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