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布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罗布泊

唐代湖名。在若羌县北部。为蒙古语“罗布诺尔”的汉译,意为“众水汇入”。是唐代以来湖名,唐代以前有不同名称,汉代有泑泽、盐泽、蒲昌海等。现代被称为“游移湖”。作为水文地理概念,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尾闾或归宿点,归宿范围是地势平坦的罗布洼地,海拔800米上下,因河流下游经常改道,新湖形成后一般沿用旧名,因而被称为“游移湖”。湖盆变化范围大致是:北纬39°~40°及东经88°~92°之间,主要位置有三:(1)最北位置在北纬40°~44°40′及东经90°~91°,即地图上标示的罗布泊位置,西汉至魏晋及明清时期主要在此。(2)最南位置在北纬39°10′~39°30′,东经88°~88°30′,即地图上所示台特马湖,湖北岸有罗布庄地名,说明亦称罗布泊。唐代至元代主要在此。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纳缚波(与罗布泊对音),《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罗布,均指此位置。(3)喀拉和顺湖。在最北与最南位置之间偏南,是南北大变动中的较短时期湖址,有时是塔里木河下游改道后形成的临时性湖址。最近时期变化是:(1)1952年尉犁县堵坝引水灌溉塔里木河下游灌区,塔里木河南入台特马湖,孔雀河归宿仍为罗布泊。(2)由于上游灌区大量引水,孔雀河尾水入湖逐年减少,1962年已断流,1972年罗布泊完全干涸。(3)塔里木河亦因上游灌区大量引水,下游流量逐年减少。1972年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后,塔里木河尾水全被搁蓄于水库,水库以下断流,大西海子水库成为最近时期的罗布泊。台特马湖因失去塔里木河的补给来源,而车尔臣河补给亦逐年减少,现在亦已干涸。自古以来,罗布泊就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从先秦至清末2000多年中,古人一直猜测罗布泊“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也”,误认为黄河上源为罗布泊。20世纪初叶以来,不少中外探险家进入罗布泊考察,他们写下了许多专著和论文,把罗布泊说成“游移湖”、“盈亏湖”、“交替湖”,使神秘的罗布泊更加神秘了。近年来,通过我国科学家多次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不是游移湖,初步揭开了罗布泊的神秘面纱。

罗布泊

塔里木河的尾闾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洼地中。清代称为罗布淖尔,蒙古语意为“众水汇聚之湖”。作为湖泊概念,罗布泊已不复存在。与之相邻的台特马湖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干涸。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治理工作的进行,特别是向下游的紧急输水,台特马湖已开始有水了。

罗布泊

罗布泊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1931年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1941年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中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中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

☚ 果子沟风景区   火焰山 ☛
罗布泊

罗布泊Luobupo

我国著名的内陆湖泊。古有泑泽、蒲昌海、盐泽、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清乾隆年间的《河源纪略》称它“罗布淖尔”,属蒙古语称呼,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北部。由孔雀河和塔里木河一部分水流汇集而成,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从卫星照片看,其形如人耳。原来湖的范围很大,水体较深。公元元年前后,湖周尚有一二百公里。东汉以后,气候趋于干旱,湖面略有收缩。11—13世纪,气候开始变冷,山区雨雪增多,罗布泊恢复了青春。17—18世纪,罗布泊进入了最大的丰水期,此时罗布泊洼地,几乎成了汪洋一片。《河源纪略》一书曾说罗布泊是一个东西百余公里、南北五十余公里,冬夏不增减的大湖。湖的南、北岸,各有小湖三四个。19世纪末,由于小冰期步入冰后期的干暖时期,加上河流改道和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等原因,罗布泊迈入生命的最后阶段,它成了水涨时东西仅四十余公里,南北不足二公里的小湖。1949年以后,由于塔里木河在尉犁县铁木里克被堵截,仅孔雀河一河单独注入罗布泊,随着入湖水量减少,罗布泊出现变干趋势。至近年,孔雀河因大面积垦荒截水而断流,罗布泊已无水而渐趋干涸。罗布泊在成因类型上属于构造拗陷湖。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塔里木盆地东部发生强烈的块状断裂活动,随着地壳沉降,这里变成约2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泊洼地。当时的孔雀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均注入其中,形成广阔的古罗布泊。湖水深度超过8米,且为淡水。此后,在持续的块状断裂活动中,随着南北两边山前平原升高,湖的面积有所缩小。再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干,入湖水量大减,罗布泊更迅速地退缩、变浅,同时变成了咸水湖。在进入人类历史时期后,罗布泊又经过多次变迁,不仅水量有消长变化,而且位置也多次游移。故人们称它为游移湖。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个湖的湖盆始终未变,所变的只是湖水在湖盆内的相对移动,故不能定为游移湖。罗布泊地区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这里仍有着丰富的资源,如医药和工业上利用价值很高的罗布麻;化工重要原料钾盐等。根据近年测算,在罗布泊5 500平方公里的湖区,钾盐储量达62万吨。罗布泊年雨量为1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约为3 000毫米,年蒸发量为年降雨量的300倍左右。极端的干旱,强烈的蒸发,促使地表浅层水和潜水中的盐分向地表上升聚集。这就使罗布泊必然成为一个“大盐库”。

☚ 札陵湖和鄂陵湖   艾丁湖 ☛

罗布泊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罗布洼地。孔雀河从北面注入。面积3,006平方公里。1964年干涸。

罗布泊luo bu po

Lop Nor (a vast salt lake now dried u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