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向培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向培良1905,一作1901—1961湖南黔阳人 向培良
向培良1901——湖南黔陽人,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 生。狂飈社主要成員,並創辦紫歌劇隊。曾任《青春月刊》主編。著有《人類的藝術》、《中國戲劇概評》、《光明的戲劇》、《沉悶的戲劇》、《紫歌劇集》、《英雄與美人》、《我離開十字街頭》、《十五年代的中國戲劇概評》等。 向培良 向培良1905—1961小说家、戏剧家。笔名漱美、蕴良等。湖南黔阳人。1924年任汉口艺专教师,同年11月赴北京与高长虹、尚钺等出版《狂飙周刊》。1925年参加莽原社,并开始创作小说。1926年10月在上海重新出版《狂飙周刊》,并成立狂飙社。后又组织紫歌剧队,赴福建等地演出。1930年参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提倡民族主义戏剧。后曾主编《青春月刊》。抗战胜利后曾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任教。著有小说集《飘渺的梦》、中篇小说《我离开十字街头》等,戏剧集《不忠实的爱情》《光明的戏剧》《继母》《沉闷的戏剧》《死城》。另有专著《中国戏剧概评》《导演概论》《戏剧导演术》等。 ☚ 孙大雨 王亚平 ☛ 向培良 向培良1901——?笔名乡下人。湖南黔阳人。1924年在汉口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26年与高长虹、尚钺等在上海创立狂飙社,出版不定期刊物《狂飙》,创设演剧部。后又组织紫歌剧队,在福建一带演出。1927年出版独幕话剧集《沉闷的戏剧》,内收独幕话剧《生的留恋与死的诱惑》、《冬天》、《暗嫩》等。1928年出版话剧集《不忠实的爱情》,内收三幕剧《不忠实的爱情》,四幕剧《离婚》,以及独幕剧集《光明的戏剧》。1930年出版话剧《死城》。1932年出版《紫歌剧集》,内收《白蛇与许仙》等独幕剧。1934年初参加怒潮剧社,属蒋介石南昌行营的直接控制。1936年出版话剧集《黑暗中的红光》(一名《光明的戏剧》,收四篇独幕剧)、三幕剧《继母》。抗战爆发后,随无锡国学专修馆到处迁徙。1939年根据席勒同名剧本改编为五幕抗战剧《民族战》,并创作独幕话剧《征夫行》。1940年创作独幕话剧《大时代的插曲》、《山寨》、《救荒》。1945年创作三幕话剧《齐式之》。抗战胜利后,仍回无锡国学专修馆任教。1948年在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专教戏剧课程。创作还有小说《飘渺的梦》、《我离开十字街头》。戏剧理论著作有《中国戏剧概评》、《导演概论》和《戏剧导演术》等。 ☚ 伊琳 刘枋 ☛ 向培良1905—1961作家。湖南黔阳人。曾与高长虹等人组织狂飚社。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飘渺的梦》和中篇小说《我离开十字街头》,多以朴实的笔触反映社会生活的种种色相。 向培良 向培良1905—1959现代作家。曾用笔名培良、蕴良等。黔阳人。1923年入北京中国大学预科,后转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学习期间与高长虹等编辑《狂飙周刊》,为鲁迅等组织的 《莽原》周刊写稿。1926年4月离京南下后,又与高长虹在上海成立狂飙社。1929年后,与人创办《青春月刊》,成立青春文艺社,提倡 “人类的艺术”,并于九一八以后将社址迁来长沙,出版 《青春周刊》,举办青春读书会,公演话剧,进行了五年多的文艺活动。1949年回黔阳,在中学任教。著作不少,其中有短篇小说集《飘渺的梦》、戏剧集《沉闷的戏剧》 以及《中国戏剧概评》*等。 ☚ 李木庵 舒新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