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纤维的活动能激发大脑皮质的觉醒反应,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水平。网状结构的这种作用,称为上行激动作用,这一上行传导系统就称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来自躯体和内脏的传入冲动进入脑干后,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接替再由网状结构的上行投射纤维到达丘脑的非特异核,然后以弥散的方式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各部分。经这一上行系统传到大脑皮质的冲动,并不能引起躯体、内脏或视、听等感觉。在实验中,通过埋藏电极刺激睡眠中的猫的脑干网状结构,可使其觉醒,脑电图由睡眠波型转变为觉醒波型。实验性损伤猫或猴的脑干网状结构的上端,虽保留各种特异的上行感觉传导道.却导致动物的持续昏睡状态,各种刺激都不能唤醒动物,脑电图也不能出现觉醒反应。在临床上,脑干病变伤及上行激动系统,也同样导致病人昏迷不醒。巴比妥类麻醉药物的作用,一般认为是由于药物可逆性地阻断了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结果。在麻醉状态下刺激猴的坐骨神经,能在内侧丘系和中央后回记录到诱发电位,而网状结构的反应则消失。用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时,引致整个脑的普遍兴奋,包括大脑皮质、丘脑、基底神经节、下丘脑以及脑干的其他部分乃至于脊髓,而且这种兴奋状态可维持半分钟或更长时间。根据近年来对中枢递质及其传导通路的研究,认为起自动物中脑被盖上行到达丘脑并向大脑投射的胆碱能传导通路是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刺激中脑网状结构时,丘脑和大脑内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脑电呈现觉醒波型。由蓝斑上部发出的上行肾上腺素能神经通路,也是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保持脑电觉醒中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