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马齿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假马齿苋 【概况】: 基源 为玄参科假马齿苋属植物假马齿苋。 假马齿苋属全世界约60种,中国有2种。 原植物 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L.)Wettst.[Herpestis monnieria(L.)H.B.K.;Bramia monnieri(L.)Pennell] 形态 匍匐草本,节上生根,带肉质,无毛,体态极象马齿苋。叶无柄,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20mm,宽3~6mm,顶端圆钝,极少有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5~3.5cm;萼下有1对条形小苞片;萼片前后两枚卵状披针形,其余3枚为披针形至条形,长约5mm;花冠蓝色、紫色或白色,长8~10mm,呈不明显的2唇形,上唇2裂;雄蕊4枚;柱头头状。 蒴果长卵状,顶端急尖,包在宿存的花萼内,4爿裂。种子椭圆形,一端平截,黄棕色,表面具纵条棱。 花期5~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89页.图3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边、潮湿地及沙滩上。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广布于全球热带。 。【化学】:全草含假马齿苋皂甙元甲(Bacogenin A)、烟碱及白桦脂酸等[1]。此外尚分得二个黄酮甙,分别为7-葡萄糖醛酸芹菜素甙(Glucuronyl-7-apigenin)和7-葡萄糖醛酸木犀草素甙(Glucuronyl-7-luteolin)[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06 [2] CA 1991;115∶89186d 【药性】: 性味 微甘、淡,寒。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主治 痢疾,目赤肿痛,丹毒,痔疮肿痛,外用治象皮肿。 用法用量 内服:15~45g。 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目赤肿痛、丹毒、痔疮肿痛:假马齿苋15~4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