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假有 佛教名词。 谓外界的一切事物或存在以及我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的或唯名的实在。佛教各派说法不一。 上座系的经量部主张十八界中蕴、处是假有,界是真实;说假部认为蕴-界是真实,处为假有。 《成实论·空假品》:“从众缘生无决定生,但有名字、但有忆念、但有用故,因此五阴而生种种名、谓众生、人、天等。”这是说人、众生是五蕴因缘和合而成,和合的东西不可能有独立的实体,所以它们是虚假的实在,是一种名言。这种虚假实在的名聚和言说即是假有。 它反映了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过渡时期的理论。至大乘佛教,“假有”与“性空”相结合。 中观派主张“假有”即是“性空”,空不离有,有不离空,实则以假有说明真空,若否认假有,斥为“恶趣空”,意现实世界可以空,是假有,但佛的世界则不能空,是真实。 旨在说明此岸世界为虚妄、彼岸世界成真实的道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