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维吾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维吾尔 维吾尔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先民在汉文史籍中有众多称谓。公元3世纪前称“丁零”;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人称其为“敕勒”,南方人称其为“高车”;隋唐时称“回纥”、“回鹘”; 蒙元时称“畏兀儿”。畏兀儿与维吾尔为同名异译。唐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其部众一支投吐蕃,后发展成河西回鹘;一支投安西,这是西迁的主要部分,后来发展成西州回鹘;一支西奔葛逻禄,后来建立了黑汗王朝。西州回鹘即高昌回鹘。畏兀儿人在蒙元统治时期,“有一技一艺者毕效于朝”,他们把文化知识、政治才能全献给了元朝。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言,创造了最早的蒙古文。此即现行蒙古文的前身。塔塔统阿还教给蒙古人使用印章。自成吉思汗时起,有若干位畏兀儿知识分子担任过蒙元皇室的教师。畏兀儿人在元朝担任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见于 《新元史》记载的约有六十人。担任过宰相的多达二十余人。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著的《农桑衣食撮要》一书,是元代两大农业书籍之一。维吾尔人信奉伊斯兰教,其家庭一般是小家庭,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居。其待客、节日及喜庆日子都爱吃抓饭。其节日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库尔班或献牲节)、诺鲁孜节。 ☚ 黠戛斯 塔吉克 ☛ 维吾尔Uygu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