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维也纳会议列强之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维也纳会议列强之争

维也纳会议列强之争

第六次反法联盟胜利后,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英国四国代表在维也纳的会议上为瓜分战败国的领土而展开的争论。反法联盟战败拿破仑后,根据巴黎和约,决定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处理战后一切问题”的国际会议。这实际上是一次恢复欧洲旧秩序、重新划分欧洲政治地图、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列强在瓜分领土中出现了矛盾,集中反映在处理波兰和萨克森的问题上。为此,列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沙皇军队在大败拿破仑后占领了华沙大公国,沙皇妄图以此为基础建立以沙皇为国王的波兰五国。俄国的意图一传开,立即遭到强烈反对。普鲁士、奥地利害怕华沙大公国被俄国占领会使俄国更强大,而且在那里实行立宪会在普鲁士、奥地利两国中引起连锁反应。因此,普鲁士、奥地利坚决反对。普鲁士首先提出抗议,声称这块地盘的主权原属他们。按“正统主义”原则(法外长塔列朗提出的“把一切恢复到常态,抛弃野心和不义”的主张),俄国不肯放手,答应把拿破仑帝国的同盟国萨克森送给普鲁士,作为其占有华沙大公国的补偿,借此增强普鲁士的实力以对抗奥地利。英国不希望俄国过于强大,因而积极支持奥地利对抗俄国,反对俄国的计划。战败的法国既不愿俄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更不愿与强大的普鲁士为邻,塔列朗从“正统主义”出发,指责俄国不应占领战前不属于它的领土的华沙大公国,同时也反对普鲁士对萨克森的领土要求,支持英国、奥地利反对俄国、普鲁士交易计划。1815年1月3日法国、英国、奥地利三国签订秘密军事条约,打破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加强反对俄国、普鲁士实力,迫使俄国、普鲁士作出让步。俄国被迫放弃吞并全部华沙大公国,撤销支持普鲁士对萨克森领土要求,普鲁士也只好放弃占领全部波兰领土。
意大利问题,也是维也纳会议争论比较大的中心议题。会议最终确定意大利的分裂状态,在意大利半岛恢复封建制度。
纷争结果,于1815年6月9日签订了《最后总决议案》,维也纳会议闭幕。

☚ 商鞅变法之争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争 ☛
000079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