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绮罗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绮罗香 绮罗香始见宋史达祖《梅溪词》。唐秦韬玉《贫女》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或为调名所本。《词律》卷一八列元张翥一体。《词谱》卷三三列史词(做冷欺花)为正体,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九句四仄韵。首两句例作四字对起,上片第六、七句作上三下四对偶句法。又列别体二种,其中张炎一体换头句押韵。史达祖在先,当以《词谱》所列为是。 ☚ 续渔歌 绮筵张 ☛ 绮罗香森槐南 湖上望东照庙 《绮罗香》一词为“东京才子”森槐南所作。词入《绮罗香》,题为“湖上望东照庙”。作者在禅寺湖上,远望日光山上的东照庙,涌上思古之幽情与冥世之妙悟。 上阕,触景生情,发山河依旧、人世无常之叹。起句,面对当年鼎盛阜繁的德川幕府遗留下来的家庙,感慨那庙中“闲红”、湖上“浸碧”,仍然红,从来碧。“花依爱惜落,草逐嫌弃生”,它们的萌衰依于自然,是不管无常变化的人世今古何朝的。而人则有情,第二句联想到《搜神记》中的那个丁令威,身化白鹤去家千年,仍然心由物动,感慨世事无常。白鹤落在华表柱上,还曾为人间那些如鸥鹭般奔忙的芸芸众生感到羞愧,何况当今的凡人? 第三句,将旧时城郭、亡国遗墟与当初热闹的京城、胜似西湖风月的软红尘土两对照,给人以世事沧桑、瞬息万变的痛怨。紧接着,写镜里青鬟渐渐衰老,人生有限,而如画的烟雨如故。上阕把大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轮回交织在一起,充满着 “天地须弥,尚有萌坏” 与 “世间无常,其谁得久” 的佛教思想。 下阕,由人世兴衰迁递转入更深一层的思考,渗透着 “生死犹苦,可以厌矣” 的佛教思想,向往着涅槃之中的佛国境界。首先,由听到渔人樵夫闲话往事与眼见德川幕府的霸业消沉,家庙凄凉,想到这里也曾起过烽烟、驻过征讨幕府的军队,令人追惜往事清泪如铅水,想见门前铜驼掩没荆棘中。紧接着,把这凄凉破败的末世之象与香烟缭绕、天女散花的维摩诘室相对照,启人觉悟。最后,引 《高僧传》 中 “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 的典故,总结世间兴衰在劫难逃。而劫后余灰,便造就了莲心之苦。这莲心之苦实指人生之苦。作者认为,人的一生就是沉溺在苦海之中。 整首词中无禅语而颇多禅趣。禅学虽广大无边,但论其要著,则在一“悟”字上。佛教对人生最基本的看法在于“四谛”,就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获得的 “无上正觉”。“菩谛”,鼓吹人生一切皆苦,教人厌弃身世。肯定事物的本质是 “苦”,“苦” 渗入并主宰人生。人生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失荣乐等八苦,毫无乐处。即使有乐处,也是极短暂的。所以人间就是苦海、火宅、秽土。“集谛”,把人生之苦的根源归于人的自我意识,在于人的欲望。爱情欲、繁荣欲、生存欲,造成了人的种种苦难。“灭谛”,为人们虚构了一个理想境界——涅槃,给人们死后进入佛国的许诺。所谓灭,就是终止受苦,达到涅槃。它是佛教一切修生的终极目的,是人生的归宿,也是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道谛”,指出了达到涅槃的途径,即通过精神上的自我净化、自我修行,克服和消灭的根源。道,即为解脱之道。这四谛是统一的。其中苦、灭二谛是中心。镰仓幕府北条氏第五代执政北条时赖 (1227—1263)37岁辞世,临死前曾着袈裟坐禅,平静地赋辞世诗一首: “业镜高悬,三十七年,一槌打碎,大道坦然”。这与 《绮罗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绮罗香》一词,以有情人双目观世事无常之相,面向超越的志向,捕捉深层的生命,正是为开禅人之证据,启俗夫之愚塞。在诗人笔下,这熙攘的人生、苦难的尘世,莫不含有 “无门为门,无相无不见相” 的般若空灵的禅意。森槐南眼观东照庙诸象,却能超然于诸象之外,而得其寰中之理。可谓智珠在握,抒发性情,因事见意,随意赋形,依诗之 “大全” 而得人生之 “大全”。《沧浪诗话》中有言:“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这正说明诗道在妙悟,其实禅道也在妙悟,人生更在妙悟。《绮罗香》一词正如禅宗大师妙悟之后,披衣上座,接引学子,触景而发,见事明义,纵横予夺,出神入化,将佛家苦、集、灭、道四谛寓于其中而又泯除痕迹,天然浑成。 绮罗香 绮罗香史达祖 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此首咏春雨,脉络清晰,风调清俊。通篇找不出一个“雨”字,却无一语不切题意,从中见出作者的才思。词人着意雕绘,不仅穷形尽相,而且为事物传神,有尽态极妍之妙。词中之蒙蒙细雨与词人黯黯情怀相互交融,化作满纸春愁,体物与寄托达到了浑然莫辨的高妙境地。 ☚ 水调歌头 双双燕 ☛ 绮罗香 绮罗香张炎 红叶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此首借咏红叶以抒写身世之感。人,物关合,义兼比兴,主客融为一体。全词若即苦离,不粘不脱,凄婉沉痛,感染力极强。或用典故,或融化唐句,或采用比喻,极尽技巧,灵活至致。陈廷焯《词则》评曰:“情词兼工,颇近淮海”,自是确当。 ☚ 解连环 清平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