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绥靖公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绥靖公署

国民党政府为进行反共内战而设立的地方军事政治领导机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组织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镇压革命的武装斗争,划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除负责指挥军事外,还控制区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为了适应内战需要,加强“军事一元化”,再次实行这种制度,由各地绥靖公署具体负责内战,其首脑为绥靖公署主任。

绥靖公署

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建立的区域性军事指挥机构。并负责控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1928年起,先后设置的有郑州、广州、福州、太原、浙闽赣三省边区等绥靖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又先后增设川鄂边区、豫鄂皖边区、滇黔、川康、桂林等绥靖公署。1946年,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机构改组,绥靖公署亦加调整。经调整后,设置徐州、郑州、西安、长沙、广州、衢州、川康、川黔湘鄂边区等绥靖公署。署设主任一人,正、副参谋长各一人。除负责统辖区内军事外,对辖区内的党政工作有指导权,对保安团(队)、水陆警察有指挥权。抗日战争时期,汪伪政权也先后设武汉、开封、苏北、徐州、九江、广州等绥靖公署。

绥靖公署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进攻人民军队,镇压人民群众,项固反动统治,将全国划若干“绥靖区”,在区内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除负责军事指挥外,还控制区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

绥靖公署

绥靖公署

又称“绥靖主任公署”。国民党先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所设置的机构。为“围剿”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绥靖区”,在各区中心城市设立“绥靖”公署,隶属军事委员会。除负责军事指挥外,还控制区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

☚ 能源会议   十一画 ☛

绥靖公署

军事机构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军事委员会派驻特定省份办理“绥靖”事宜的军事机关。以“绥靖主任”为主官,其职权常与省政府相交错,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三月十三日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会衔颁布《调整省政府与绥靖公署职权划分原则》,规定如下:一、凡属军事或绥靖范围,如“剿匪”、自卫、构筑工事与辖境内水陆警察、保安团队,以及地方自卫武力之调遣,整训、运用;概由绥靖公署办理;二、属于军事或绥靖以外的一般事项,如组训民众,清查户口,抚辑流亡,救济难民等事宜,仍归省政府主办。三、地方各级佐治人员、保安团队、水陆警察、自卫组织,其人事经理,考核抚恤,仍由省政府按向例办理;四、绥靖公署直接指挥省政府所属机关(如专员公署及县市政府)以基于军事或绥靖上之急近情事为限;五、绥靖公署对于一般行政事项,认为有施以特殊措置之必要时,应商请省政府办理;六、绥靖公署处理主管事项,与一般行政有关者,或省政府处理主管事项,关涉绥靖权责者,应视其事件之性质,事前会商或事后通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军事委员会撤销,绥靖公署则依旧设置,成为长期的地方性军事组织。绥靖公署组织规模以西安、郑州、福州、重庆等绥靖公署较大, 略同于行营和“军政长官公署”,参见该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