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绥远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绥远起义

见“绥远和平解放”。

绥远起义

董其武率国民党军起义,使绥远和平解放的事件。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到来。平津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华北 “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谈判和平解放北平问题时,提出: 如果北平的和平解放胜利完成,绥远问题将采用一种更和缓的方式,称为“绥远方式”。所谓“绥远方式”,毛泽东在3月份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解释,即让该地区的国民党军暂保其原封不动,待条件成熟后再按人民解放军制度进行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开始解决绥远问题。
绥远省(1954年撤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傅作义经营多年的基地,原属华北“剿总”管辖。但当时国民党控制着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西地区;绥东由解放军控制。绥远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将领多系傅作义的旧部,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华北“剿总”驻归绥部队指挥所主任董其武,与傅作义交情甚深。董其武对蒋介石的卖国独裁,排除异己,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有过不满;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也极为关注。人民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后,绥远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已成为华北地区的孤军,处于想逃无路、欲战无力的境地,因此,董其武就更加关注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1949年1月21日夜,当董其武在归绥从广播里听到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协议的消息后,第二天便飞往北平与傅见面,经交谈,董深信傅作义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决意和平解决绥远问题。2月22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接见傅作义、国民党华北“剿总”副司令邓宝姗时再次指出:“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就不用兵了。告诉董其武主席,先做好内部工作。在他认为适宜的时候起义。”以后,毛泽东又多次同傅作义谈话,商讨解决绥远问题,并派人具体协商。经多次努力,1949年4月下旬,拟定了《绥远和平协议》草案。5月28日,双方在北平正式签订了《绥远和平协议》。根据协议,董其武等在绥远开展革新运动,排除和克服各种障碍,积极进行和平起义的工作,6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向归绥派驻中国共产党驻绥远联络处,配合绥远董其武开展工作。8月2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派傅作义、邓宝姗携带慰问物资和现金到绥远,支持和推进和平起义。
国民党闻讯后,一方面令毛人凤派军统特务从速刺杀傅作义,一方面派军令部长徐永昌携带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亲笔信,于9月15日飞到包头,用威胁恫吓的言辞和封官晋级的许诺游说傅作义、董其武,企图拉拢收买和分化瓦解起义。但被傅、董严辞拒绝。
傅作义、邓宝姗在绥远20余日,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对绥远问题的政策方针,慰问了绥远驻军,发放了慰问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绥远的关怀。这样,绥远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领绥远军政各界代表39人,率领驻绥远驻军5万余人,发出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的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依靠美帝国主义的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反动残余集团,坚决走到人民方面来。绥远和平解放,我们得庆新生。”9月20日,毛泽东、朱德复电董其武,表示欢迎。绥远省得到和平解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