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 “五个统筹” 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在发展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能够一代接一代地顺利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保持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是自觉进行生态经济建设。
实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有:
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人们在自然界中生产和生活,他们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息息相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过量增长,为了不断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而超量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从而引发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总结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的不正确做法导致经济社会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所提出的指导人们正确发展的正确方针。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该遵循的正确方向。
❷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关系。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来进行。他们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生态系统来供给,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也需要由生态系统来消纳。由于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当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多,消耗的自然资源急剧加大,所排放的废弃物也急剧增大,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和容纳能力时,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❸按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人们的一切经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结合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统一整体,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必然同时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两种客观规律的制约。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人们明确认识和切实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两个规律的作用,采取各种正确措施,促进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这就要求必须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必须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必须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产业和绿色生活消费方式,而不能再做那种只顾片面迅速发展经济,而不顾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