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使
连词 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之首,表示假设。 义即“如果”、“假如”。“借如”、“借令”、“借若”义同。 ❶ 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句义:假使秦始皇能借鉴先代的政事,和殷周的历史,并用来管理国政,后世即使出现了骄奢淫逸的国君也不会导致国家倾覆的祸患。 ❷ 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句义:假使子婴有普通君主的才能,只得到中等的人才来辅佐,山东即使动乱,秦国原有的领土还可以保全,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❸ 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三国志·魏书·荀攸传》)——句义:假如〔袁绍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来守住已成的事业,那么天下的灾祸是不会止息的。 ❹ 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发于心精,则真吉矣。(《潜夫论·梦列》)——大喜乐:非常高兴快乐。发于心精:发自于内心。 ❺ 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临川先生集·赠曾子固》)——后日:将来,来世。班与扬:班固和扬雄。 ❻ 真卿曰:“平原兵新集,尚未训练,自保恐不足,何暇及邻!虽然,借若诺子之请,则将何为乎?”(《资治通鉴·唐纪·肃宗至德元年》)——句义:颜真卿说道:“平原县的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还没有训练过,保卫平原县自身恐怕都不够,哪里还顾得上邻县!尽管如此,假如我答应了您的请求,那么〔您〕打算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