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节食;结石;结识◉ 节食jiéshí 动 减少食量;节制饮食。〈例〉不要盲目~/ 医生说我这病得~/ 你不必~就已经够瘦的了! 结石jié shí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1906年郭钟秀《东游日记》:“肾结石、肠结石、膀胱结石皆从牛马身取得,石体极坚,或大如拳,真咄咄怪事。”1908年吕珮芬《东瀛参观学校记》:“有牛马病象,如牛肾石、膀胱结石、肾脏结石及马胃之癌肿、马足之纤维肿、马股侧之脂肪肿之属。” 结石concretion某些腔性器官及其导管内,由于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沉积而形成的坚硬物质。多见于感染性炎症、排泄通道阻塞和矿物质代谢障碍时。结石的大小、组成、形状、质地和颜色,随结石形成的条件和部位而不同。家畜中结石最常见于胃肠道、肾脏、尿路、胆管、胆囊、胰腺和唾液腺。许多结石没有临床意义,只在尸体剖检时见到,但有的结石,尤其是肠结石可引起组织萎缩,器官发炎,腔壁坏死,妨碍内容物排出等不良后果。 结石在排泄或分泌器官的管腔或囊腔内有机成份或无机盐类由溶解状态变成固体物质的过程。该固体物质坚硬如石。胆石及尿石最为常见。胆石形成的因素有某种物质从饱和液体中沉淀出、胆汁成份改变、胆道感染及胆汁郁滞等;易发生尿石的情况有、尿液浓缩、尿潴留、尿道感染、异物等。 结石 结石通常将器官腔或管道内由无机盐或(和)有机物等成分聚集形成的固体团块称为结石。无机盐类(如磷酸钙、碳酸钙)常为结石的主要构成成分。结石中央常有一核心,核心可为脱落的上皮细胞、粘液团块、细菌团、寄生虫卵或虫体、炎性渗出物、粪块或各种异物。在结石形成的过程中,无机盐常以此为中心,层层沉积而形成包壳(壳石)。人体内发生的结石,重要的有胆石和尿石。此外,还有牙石、涎石、胃肠道结石、胰腺石、阑尾粪石、鼻石、肺石、前列腺石、包皮石等。 图1 胆固醇石 混合石 约占所有胆石的80%,由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的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其大小、数目、外形和结构的差异很大。直径0.1~2cm,常多个,有时一个,胆囊内可多至数千颗。结石呈多面形,表面光滑,少数呈桑葚状,色泽依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而定。胆固醇为淡黄色,有光泽,胆红素钙呈黑色,碳酸钙为白色。一般混合石表面为棕黑色,锯面呈结晶状或层状,中央常以棕黄色胆色素或白色的碳酸钙为核心,周围有黑色的胆红素钙和白色的碳酸钙成层地包绕。混合石通常发生在伴有慢性炎症的胆囊中。X线可显影,显影程度取决于结石内钙的含量。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可能与胆囊的慢性炎症和吸收障碍有关。 复合石 约占所有胆石的10%,由纯胆石与混合石复合而成。常单个,体积较大。大部分以纯胆石 (胆固醇石、胆红素钙石或碳酸钙石)为核心,混合石为包壳组成。以混合石为核心、纯胆石为包壳者较少见。有时可见复合石与混合石同时存在,这时混合石的成分与复合石包壳成分相同。 尿石 泌尿道的结石。依尿石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等。其中以肾及输尿管结石较多见。一般将尿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肾结石中,原发性是指无明显肾感染和尿潴留等因素而发生的结石,继发性是继发于明显的肾感染和尿潴留的结石。在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中,原发性是指于本部就地发生的结石,继发性是在由泌尿道上部迁移来的结石基础上形成的结石。大部分尿石属于混合石,由数种尿盐组成,依发生原因不同,结石组成及形态亦有所不同。一般依其所含某种尿盐为主要成分而将其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❶草酸盐石: 最常见,主要含草酸钙,表面粗糙,有刺,或呈桑葚状,暗棕色,质坚硬,锯面呈层状结构。 ❷尿酸石和尿酸盐石: 前者主要含尿酸,表面光滑,棕黄色,硬度中等,锯面呈层状;后者主要含尿酸钙,除表面较粗糙外,结构与尿酸石相似。 ❸磷酸盐石:主要含磷酸钙,表面光滑,灰色至白色,质坚实。 ❹碳酸盐石: 主要含碳酸钙,表面光滑,白色,质松脆。 ❺胱氨酸石: 少见,主要含胱氨酸钙,表面光滑,青色至淡黄棕色。 图2 尿 石 尿石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与下述因素有关: ❶代谢障碍: 代谢障碍为尿石形成的基本因素。正常尿液含有多种代谢产物,如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物质,且同时由于尿液中含有粘液蛋白、核酸、硫酸软骨素等胶体物质,使这些盐类溶解于尿液呈过饱和状态。正常情况下这些盐类与胶体物质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其中某种物质发生代谢障碍,就可导致这种平衡失调,尿中成分即可发生沉淀而形成结石。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某些骨疾病时,血钙过多,以致尿液排钙过多,尿中胶体物质与盐类平衡就可失调,不能保持尿液的过饱和状态,钙盐因而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❷尿路病变: 如尿路感染、梗阻、异物和肾乳头损害等。尿路感染所致的炎性产物和细菌集落都可成为尿石的核心。许多细菌如沙门菌属和葡萄球菌等,可使尿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使尿液变为碱性。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盐类在这种碱性尿液中易于沉淀,形成结石。尿路中如有异物存在时,也可成为结石的核心,尿中盐类再沉积于其表面而形成结石。肾乳头损害可直接促使钙盐沉着,形成钙化斑,进而尿盐沉积而形成结石。 肾结石 尿盐在肾盂肾盏内析出沉积所致。在肾实质内形成结石极少见,故肾结石实际上为肾盂结石。多发生于男性成人,小儿很少见。结石大小很不一致,小的仅针头大,呈不规则砂粒状; 大的直径可达10cm或更大,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以至鹿角形。小结石可从尿中排出,较大的结石可梗阻肾盂或肾盏出口,使肾盂、肾盏或部分肾盏扩张积水,肾实质萎缩和继发感染。约半数的肾结石是混合石,由磷酸钙或磷酸铵镁与草酸钙组成,其次为磷酸盐石、草酸盐石和尿酸盐石等,胱氨酸石或胱氨酸与尿酸混合石均不常见。原发性肾结石多在弱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包括尿酸石、尿酸盐石、草酸盐石和胱氨酸石等;继发性肾结石易在碱性尿中形成,有磷酸铵镁石、碳酸钙石和磷酸盐石等。 输尿管结石 大部分来自肾盂,属于继发性结石。在输尿管本部形成的原发性结石少见,除非在输尿管憩室内形成。来自肾盂的继发性输尿管结石,常位于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部。输尿管结石一般较小,最大直径多在0.5cm以内,大都固定于输尿管腔内,引起输尿管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常发生绞痛。 膀胱结石 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膀胱结石为膀胱本部形成的结石;继发性膀胱结石则系肾盂、肾盏或输尿管的结石迁移至膀胱后继续增大形成的结石。原发性和继发性结石的比例各家统计不一致。原发性膀胱结石常有异物作为核心。膀胱结石多为单个,少数病例可为多个。直径大多约2cm,也有些为砂砾状,极少数巨大结石可使膀胱极度增大而充塞整个盆腔。结石一般为灰白色,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病例形状不规则。患者可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或脓尿等症状,也可毫无症状出现。 尿道结石 亦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在尿道本部形成,后者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或前列腺结石迁移至尿道所致。继发性尿道结石比原发性者多见。 前列腺石 在腺泡或导管内均可发生,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膀胱颈缩窄,使前列腺引流不畅,可合并感染和前列腺石形成。前列腺内的淀粉样小体、血块、上皮碎屑、细菌等成分均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进而由无机盐(主要为磷酸钙和一些碳酸钙、草酸钙等)沉积形成结石。常为多发性,呈圆形或较大的多面形,大小可由1mm到5cm不等。易并发感染。 牙石 为粘附于牙齿或假牙表面的钙化质块,由齿斑(即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团)经钙盐(磷酸钙和碳酸钙)沉积而成。主要发生于上第一磨牙颊面和下切牙舌面,因这些部位和大唾液腺导管开口接近,唾液内的无机盐易沉积于该处。牙石对牙周疾患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涎石 主要发生于涎腺导管,偶尔发生于涎腺实质内。颌下腺发生最多(约2/3),腮腺次之,舌下腺最少。颌下腺发生涎石较多,与其分泌液中钙和磷酸盐浓度较高,导管较长,且开口比腺体位置高,易发生分泌物停滞,以及导管较粗并开口于舌底,异物较易进入等因素有关。涎石也以磷酸钙和碳酸钙为主要成分。导管内涎石呈条状,往往较小;腺实质内结石呈不规则形,往往较大。涎石可不引起症状,有些患者在进餐时由于涎石梗阻,分泌的唾液潴留,致涎腺肿胀,但餐后腺内唾液逐渐排出,肿胀即可消退。 胃石 吞入异物在胃内形成的质块。吞食的毛在胃内形成的毛球称毛石; 吞食的植物成分形成的质块称植物石。其中以毛石较多见。有一些罕见的胃石可发生在一些油漆工人,因他们有吮吸漆水(一种虫胶之酒精溶液)的嗜好,在胃内因松香或树脂的逐渐沉积而形成巨大结石。某些药物(如溃疡病患者服食碳酸镁或铋剂)偶尔可在胃内形成结石。大量吃柿子,有时亦可在胃内形成结石。 肠石 肠腔内各种异物如果核、扣针、指甲、胆石,以及长期停留于肠腔的硬结粪团,可成为肠结石的核心。一般肠石主要由磷酸铵镁组成,有时混有钙盐、蛋白质等成分。肠石多见于肠道下段,有时可引起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阑尾粪石 填充于阑尾腔内的粪块所形成的结石。常见。它的形成多因阑尾腔引流不畅,分泌物淤滞,阑尾腔内粪质浓缩,无机盐(主要为钙和磷酸镁)不断沉积于粪质块所致。一般粪石内所含的无机盐不如其他结石那么多。粪石可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一般体积小,外表光滑,棕黄色,质实或坚硬。切面呈同心圆层状结构。患者可不伴有或伴有阑尾炎症状,或出现局部绞痛。 胰腺石 在胰腺导管内形成。多见于老年人。石体大小、形状不一,质硬,灰白色。主要由磷酸钙和碳酸钙组成。患者可无症状,亦可发生腹绞痛和脂性腹泻。 鼻石 鼻内异物和血块可成为鼻石的核心,由鼻腔分泌物及泪液中的无机盐沉积而成鼻石。无机盐有磷酸钙、磷酸铵、碳酸钙和镁盐等。 肺石 可见于支气管内或肺泡内。支气管发生的结石称支气管石,肺泡发生结石时称肺泡微石病。支气管石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炎性渗出物为核心经钙盐沉积形成,或在突出于支气管腔的结核钙化灶上形成。有时结石可被咳出。肺泡微石病为肺泡腔内同心环状微小结石形成,结石大小为20~200μm,广泛而弥漫分布于双肺肺泡,以致肺重量增加,摸之有砂砾感。X线下似粟粒性肺结核。初起时无症状,然而最终可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肥大。 包皮石 位于包皮和龟头之间,一般同时伴有包茎。包茎时,包皮垢堆积于包皮内,包皮垢干燥后,常使包皮、龟头间的空腔分隔成一囊袋状的包皮袋,尿液潴留于包皮袋内,致尿盐沉积于包皮垢团块上而形成包皮石。包皮石可单个或多个,甚至数十个,一般体积较小。部分包皮石处的鳞状上皮可发生癌变。 ☚ 钙化 细胞死亡 ☛ 结石 结石calculus国际卫生组织将牙结石记分标准如下:0=整个受检查的组内肉眼看不到结石。1=在受检查的组内肉眼看到一只或更多的牙齿的龈缘处有结石。对某些沉淀物如疑为结石可用探针探查,如已钙化则记分为1,否则仍记分为0。 ☚ 牙石 牙石指数 ☛ 结石jié shí❶calculus (pl. calculi);sto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