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构助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构助词 之zhī (1)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构成主谓短语作句子成分。例如: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④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例如: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满井游记》) ③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同一关系,可译为“这样的”、“那样的”。例如: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魁父之丘”即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云梯之械”即“云梯这种器械”。 (4)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③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满井游记》) 结构助词指一般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表示结构关系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表示前边的成分是定语,如“人民的国家”、“我们年级的同学”。 “地”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表示前边的成分是状语。如“热烈地欢迎”、“十分高兴地说”。“得”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后边的成分是补语,如“跑得快”、“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所”附着在及物动词前边或由及物动词构成的短语上边,表示这个词或短语作定语,如“所读的书”、“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参见“助词”。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标志某种语法结构及其变化的助词。这类助词可以: ☚ 助字 之 ☛ 结构助词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结构关系的助词。如“之”、“是”等。其作用主要有:❶表明偏正关系。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指主要表示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古文中常用 “之”,现代汉语常用“的、地、得”。《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内容梗概》:“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它们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哥哥的朋友,我所关心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解释了一遍,解释得清清楚楚)。”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地、得’ 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 ‘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 在定语后面写作 ‘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面写作 ‘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清楚明白。”参见 “的字结构”。 ☚ 关系助词 带搭助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