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营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营经济学

又称“经营学”、“企业经济学”。研究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论,即研究企业形态和企业经营相结合等问题;2.经营论,即研究生产、劳务、财务、统制、组织和合理化问题。

经营经济学

研究有关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营销活动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简称经营学。由于对研究内容的不同见解,亦有企业经济学、个别经济学、私经济学、企业管理论、经营管理论等称谓。
经营一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它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也没有公认的界限。于光远认为,经营是直接取得效益的社会实践,而管理不能直接取得社会效益,但管理能为直接取得效益的社会实践排除障碍、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经营包括整个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全部经济活动,是市场调查、市场预测、产品开发、企业各项重大决策、产后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概称。经营经济学涉及部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技术学、数学等学科领域。
经营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研究对象有如下说法:(1)“包容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 (2)“市场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商品或服务的市场问题的; (3) “外部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协调处理企业外部关系的原则和技巧的; (4)“决策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企业的经济决策的; (5)“阶段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购”、“销”两个阶段的经营规律的; (6) “细胞学说”,认为经营经济学是研究企业——这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细胞”与其整个经济肌体,以及其他细胞之间的关系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部门经济学 (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于十九世纪后期逐步从研究国民经济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中分化出来。起初,上述部门经济学曾包括工业经营、农业经营、商业经营等内容。二十世纪初,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工商业)等问题又进一步分化,形成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经营经济学 (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发展过程。
经营经济学最早出现于德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以前各种“商业学”的研究和十八世纪发展起来的“官厅学”(Cameralism)。1898年,莱比锡设立了商科大学,开始了科学化的“商业学”时期。以追求利润和私人经济 (个别经济) 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与主张国民经济(社会经济)的学者对立,经过激烈论战,到1920年前后确立了经营经济学。最初系统的著作者有海拉尔(J. Hellauer)、歇尔(J. Schar)、尼克利希 (H. Nick-lisch)等。其内部分为几个学派: (1)“理论经营学或私经济学派”,以休米特 (H. B. Schmidt)、里格尔 (W.Rickger)为代表,主张资本主义企业应以经营经济学为基本理论,经济的行为只以利润获得为目的,研究内容限于制度(法律形态)和财务等方面。(2) “技术经济学派”,以休马伦巴赫(E. Schmalenbach)、莱特纳 (F.Leitner)为代表,他们视企业为共同经济的一个“器官”,以具体地有助于企业的合理活动为目标展开财务活动和计算制度(会计)实证研究。(3)“规范经营学派”,以歇尔、戴特里希 (R·Dietrick)等为代表,他们标榜,可通过对人类与社会的“观念”上的价值判断描绘共同体性质企业的现状。
与德国经营学相提并论的是美国的经营学(亦称经营管理学),它们共同代表了资本主义经营学的发展方向。美国经营学经历了以下阶段:(1)“科学管理”时期。起自泰罗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研究。(2) “经营组织论”时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企业主倾向这样的观点,即“经营”是指办企业和决定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则是指为保证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领导职能,从而产生了领导范围与权限,指挥一元化、责任制等原则。并促成许多大学的“组织与管理”学科的设立。(3) “经营过程论”时期。该理论形成于1946年,其核心是视经营机制既作为一个企业总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又能使每项业务,每个岗位也达到各自的目标之体系,并把“经营”看作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的基础过程,“经营过程论”综合了第一个时期科学管理的基本观点和第二个时期的组织原则。(4)现代时期。
美国经营学按主要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管理理论性经营学”。其任务是探索、开发有关业务计划及控制、组织编制的原则、技术、方法乃至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劳务管理的知识与技术、方法。(2)“经济理论性经营学”。它将组织管理解释为一般的经济现象,并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概念及方法分析这些现象,以此探索尽可能回避经营管理与劳动者之间的摩擦、纠纷,顺利进行经营管理的条件。(3)“制度理论性经营学”。它将垄断资本及其中的经营资本家的社会地位和职能规定为“准公共”的巨大股份公司及专职经营者,向维持资本主义体制和垄断大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援。(4)“经营科学”。对构成垄断大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作数学模型的设计,企图通过数量的计划、控制。制定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垄断利润的战略战术。
在日本,经营学建立于1926年(大正15年至昭和元年) 前后。最初是从德国引进的,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庸俗的资本家的经营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垄断地位的进一步增强,日本的经营学向美国一边倒,并随美国经营学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三个流派: (1) 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阐明 叙述企业合理经营的管理过程; (2) 立足于现代组织理论的研究,从分析经营组织中人的决策过程的观点出发,对经营活动进行行为科学方面的考察; (3)“条件适应理论”,从经营管理无普遍原则的理论这一认识出发,阐明组织、管理与环境诸要素间的各种具体关系,这是自六十年代末以来的特征。以上各派,虽然分析的角度有差异,但在追求垄断企业日益大规模化、复杂化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经营方法方面有着共同之处。目前,日本的经营学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派生出经营统计学、经营社会学,经营法学、经营学史、比较经营学等分支。由日本经营学权威山城章博士主持编辑的 《经营学丛书》,有41分册之巨。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营经济学的研究始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各国也开始了研究。当时的研究出于两个目的,运用了两种方法: (1) 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本国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的合理状态; (2)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进行批判研究。苏联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营和美国资本主义经营状况的批判研究,发展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经营经济学。稍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吸取苏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社会主义经营经济学,其中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为活跃。
苏联的经营学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经营学前史阶段(二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组织理论的实务性研究倾向较强,主要是叶尔曼斯基(О.А.Ерманский,1866~1941年)的《科学的劳动组织研究》、金楚布尔(Чэинъчубур)的独立核算制的研究。曾出现四个学派: “企业经济学派”。认为“经营学”只有作为企业经济学才能成立; 技术经济学派,认为“经营学”应作为技术经济学; 企业组织学派,认为“经营学”就是企业组织学; 以上三派都承认“经营学”是独立的科学。部门经济学派,他们不承认“经营学”的独立性。(2)方法论论战阶段(1952~1955年)。(3)经营学确立阶段。以1956年出版的《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经济》 (《Экономика со-д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предприятий》,1956)和《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经济)(《Экономика со-д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сельскохоэяйс-твен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1956)的著述为标志。(4)经营学的活跃阶段。1958年出版了卡美尼采尔 (Ка-мынидер)的《工业企业的经济、组织和计划》(《Хоэайство,органнэадияи план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1962年出版了 《工业企业经济》,《农业企业经济》,同年开始了以利别尔曼(E. T.Либирман,1897~1983年)为首的“利润论”论战。这一时期的经营学在与国民经济诸规律的联系中,对经营管理的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机构的职能。管理效率等内容的研究有所深入。
我国把经营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进行研究,是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现已建立工业企业经营学、商品经营学等分支。对于经营学的研究对象,与管理学、部门经济学的界限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社会主义经营学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应用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生产、运输、销售等工、商、交通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规律。其体系、内容均有异于资本主义的经营学。研究的内容有: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组织、生产组织、财务组织等组织理论; 企业经营原则、经营计划、经营政策等方针路线;经营分析、独立核算制、利润、成本、价格等原理、方法; 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改善及劳务管理、人事管理的民主化;经营经济学史、企业经济发展史等。
阅读书目: 《经营经济学纲要》何孝怡编,中华书局1941年版;《现代企业经营学浅说》辛晓东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企业经营学新探》王琢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经营經济学》〔日〕增地庸治郎著,潘念之译,中华书局1941年版;《經濟学総論》 〔日〕占都都美著,(东京)白桃书房1973年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