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籍䉵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籍䉵诂

经籍䉵诂

训诂著作。一百零六卷。清阮元主编。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编修,曾任巡抚、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建“诂经精舍”、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他一生博学广通,编著甚丰。除《经籍籑诂》外,还曾校勘石经,集四库未收书一百七十多种,并各写提要,校刻《十三经注疏》,撰《十三经校勘记》,汇刻《皇清经解》,著《畴人传》,辑《集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刊当代名家述作数十种为《文选楼丛书》,自著《揅经室集》等,在学术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经籍籑诂》,每卷之末各附“补遗”。该书是作者督学浙江时,聘请当时知名学者五十余人共同汇编,以臧庸为总纂,由他本人亲拟凡例,历二年编成,清嘉庆三年(1798)完成付刻。《经籍籑诂》将《十三经》和唐以前(包括唐在内)的史、子、集部中重要著作的旧注,以及汉、晋以来的各种字书,共约一百余种,汇集在一起,以单字、单词一万三千多个分列为条目。其编次文字,依照《佩文韵府》的办法,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一百零六韵,每韵一卷。凡是《佩文韵府》未收的字,即据《广韵》补入,《广韵》若无,则采《集韵》增补。每字为一条,每条一般先列字的本义,次及引申义或假借义。例如卷七十五“盼”字下共释五义:
❶美目也,
❷白黑分,
❸黑色也,
❹动目貌也,
❺姓。其中第一义为本义,后面三义为引申义,末了一义为假借义。如果某字有不同写法,则在该字后注上异体。一字如有数音者,就分别按韵分入各个韵部,并因字义的不同,各加注释。凡所征引,皆详细标明书名和卷次篇目。因此,读者如要进一步翻检原书,即可按图索骥,相当方便。如若各家对某一字的训诂说解完全相同,也不厌其烦地逐一照录,一般不加删并,不避重复。然而多数情况下它只有释义而不加注音,只列训诂而不标反切。
《经籍籑诂》是我国第一部汇辑经史子集的引证于一书的大型训诂词典,它的问世为后人阅读唐以前的古书提供了诸多方便和帮助。该书资料浩繁,引例丰富(唐以前古籍正文和注解中的训诂几乎无一不网罗其中),对文字的本义、引申、假借诸义的训释分析非常精细,虽然所收均是单字,而注释的还有一些双音词。清代王引之在为该书作序时说:“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该书的确是阅读研究古籍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早在唐代陆德明已撰有《经典释文》虽为集释经典文字训诂词典开了先河,但其书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根据经文,随文加注,而且它主要以注音为主,兼辨文字形义,并非有意编撰词典,所以内容不免零星琐碎,不成系统。而《经籍籑诂》则编写目的明确,阮元在自序中言,“思治经必先通诂训,庶免凿空逃虚之病,而自古以来未有汇辑成书者”。有鉴于此,该书“逐韵增收,总汇名流,分书类辑”(王引之语),“即字而审其义,依韵而类其字,有本训,有转训,次叙布列若网在纲”(钱大昕语),因而体例严谨、有系统、有条理地排比了许多古籍资料,对研究古代文献、学习古汉语,整理古籍、编纂字典都大有裨益。然而该书由于成于众手,难免有校勘不精和与原文不符的缺点。臧庸在该书后序中曾提到“卷帙繁重,限于时日,未尽复检原书”。因此引用该书的资料时,最好要核对原书,另外,由于该书采用的韵部排列方法,因此,如若不熟悉古韵,查检起来就非常困难,寻一字往往终卷。
主要版本有阮氏扬州原刻本,使用该本必须知道所查的单字在某韵,然后在卷首“总目”内查明某韵在第几卷,再依韵检字;上海文瑞楼影印本;1936年世界书局的影印本;1982年成都古籍书店的影印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本,此本对全书加以断句,纠正世界书局本误插约二百余条,并对全书引文一一查核原书,写成四千余条校勘记,此外还新编了笔画及四角号码两套索引附后,藉便查检。

☚ 古书疑义举例   虚字说 ☛
000005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