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外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济外交

 在外交斗争中,以提供经济援助作诱饵,来达来一定的政治、军事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统治集团,为了掩盖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的准备,除了在政治军事上进行种种伪装之外,还在经济方面大搞欺骗活动,以隐蔽其军队调动。1940年2月和1941年1月,德国同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向德国提供原料,而德国向苏联提供工业制成品 (机器、机床、工具)。这些协定被德国拿去作为两国友好合作的范例广为宣扬,而实际上希特勒集团又密令德国公司,拖延完成给苏联的定货或干脆拒绝定货。后来,德国这种作法引起苏联方面强烈不满。而希特勒对此解释说:“德帝国正在同英国进行着殊死的战争,德国所有资源均被用来同英国人进行最后的搏斗。”妄图以进攻英国的假象,掩盖袭击苏联的企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许多公司还违反以前达成的协议,根据希特勒集团的指示千方百计阻挠苏方代表了解德国的新技术。例如,苏联经济代表团在参观德国的一些工业部门(机床制造、仪表制造和化学工业等部门) 时,就曾因为一些人为的障碍而没有看到许多新式仪表、机床和军事技术装备。但是战争开始前不久,德国当局突然一反常态,十分热心地让苏联军事代表团参观他们新的航空技术器材。苏联方面甚至买到了“梅塞施米格”、“亨克尔”、“容克”、“道尼尔”等公司出的新式飞机。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既然发动战争的日期已定,在短时间内苏联的飞机制造部门是不可能利用德国新技术的,而且当时希特勒断定苏联会被其灭亡,故也就没有考虑太多。希特勒认为这种“友好”的姿态可以换得苏联的某种信任。希特勒法西斯以这种同对手进行经济贸易的手段,进行欺骗的伎俩,可以说是外交伪装中的独出新招,对于掩盖闪击苏联的企图起到了有效的示形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发动了一场经济外交攻势。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是重要战场,战争使西欧各国遭到巨大破坏,德国损失人力1360万,意大利损失人力37.5万,法国损失人力53.5万。战争还使这些国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整个西欧已沦为“瓦砾堆”。西欧各国黄金及外汇储备耗尽,而且欠了大量外债。经济崩溃使西欧各国政治局势不稳定,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1947年6月,抛出“欧洲复兴计划”,美国国务卿马遏尔遍访西欧各国,援助西欧125亿美元,向西欧输出大量的资本和商品,帮助西欧国家度过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使之经济上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经济援助,在政治上军事上就要跟美国走。由此,美国把西欧各国置于美国核保护伞的保护之下,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轨道。在远东,战后美军占领日本,美国政府以“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复兴基金”的名义,向日本提供经济援助,从1945年到1971年美国向日本提供各种援助43亿多美元,使日本从“原子废墟”下迅速得到恢复,军事上把日本看作美国“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此外,美国还向亚、非、拉落后国家发动经济外交攻势,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积极推行援助落后国家的所谓“第四点计划”,把新独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继续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
 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以经济援助作诱饵,易为他国所接爱,因而经济斗争是对外斗争的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经济斗争使对方就范及为何破坏敌对国家的经济,都是对外谋略中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jīngjì wàijiāo

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推动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其次,通过外交来保障公民、企业和国家经济利益。
 ❍ 全面加强~和对外文化交流。

☚ 经济体制   经济装 ☛
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

通过外交手段处理经济事务,修正与协调对外经济政策,维护与增进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正当权益; 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达到一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以及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内,经济外交活动十分普遍。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使用经济援助与经济制裁手段作为对外政策的工具,干涉别国内政,对受援国实行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也通过平等互利的经济贸易与援助,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独立与解放,发展民族经济。在改革与开放中,更需要外交工作在贸易、投资、引进技术等领域中大力配合,提供信息与法律咨询,扩大合作机会,创造为本国经济科技发展服务的形式与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外交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将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使本国商品、劳务更多进入国际市场,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列入对外机关的主要议程中; 2.通过多层次的谈判,调整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建立在各国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赖、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3.调整发展中国家关系,建立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建立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或专门性经济合作组织,实现集体自力更生。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相互依存与多极化的发展,政府间及跨国组织所进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组织关于国际发展战略与多边发展援助计划; 以及制定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维护和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经济法已成为经济外交的新趋向。

☚ 经互会   经济援助 ☛
000076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28:19